广东装配式建筑工程综合定额8月1日起执行
7月19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颁发《广东省装配式建筑工程综合定额(试行)》(以下简称《综合定额》)。2017年8月1日起,经招标管理机构批准招标或非招标未签订合同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均执行本综合定额;2017年8月1日前已发出招标文件或已签订合同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有约定的按其约定计价,没有约定的则不得调整。
据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站长黄守新介绍,《综合定额》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装配式钢结构工程项目,是完成单位工程量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消耗量标准,是广东省装配式建筑工程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衡量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基础,是编审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竣工结算的依据,是调解处理工程造价纠纷、鉴定工程造价的依据,也作为企业投标报价、加强内部管理和核算的参考。
《综合定额》中各类预制构配件均按外购成品现场安装进行编制,构配件的设计优化、生产深化费用在其购置价格中考虑;有关人工、材料、机械和管理费按《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2010)》相应人工、材料、机械和管理费的规定执行。
黄守新介绍《综合定额》造价水平测算结合市场调研整理的某典型住宅建筑采用装配式建造和传统施工方法建造的成本对比数据:从编制过程的调研情况来看,由于装配式建筑仍处在推广发展阶段,构件生产的规模较小,造成构件产品价格高居不下。如果是在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即装配率较低的工程,比现在的现浇混凝土这种常规的体系略贵一些。但是,调研组也发现已经有一部分示范工程,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造价持平,甚至也有一部分标准化程度高、装配率较大的示范工程,造价比现浇混凝土还低。因此,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有很大的优势,随着技术的成熟、产业化的形成,特别是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个成本肯定要比现在低。通过选取的示范工程造价数据和调研采集的施工企业成本数据分析,采用装配式施工方式,现场人工用量和机械使用费用比传统建造方式大幅度减少,工期提前5%以上,建筑垃圾和污水排放量减少10%以上,从施工机械配置减少以及用量减少的能耗分析,现场施工能耗降低8%以上。
据介绍由于装配式建筑目前仍处于推广阶段,在现阶段相对科学、合理的定额消耗量,可能在两三年以后,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出现,定额子目仍不可能覆盖和满足计价需求,定额水平落后甚至被淘汰,因此需要长期跟踪了解装配式建筑新的技术工艺,不断补充完善装配式定额基础数据,该站将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标准。
下一篇:价格稳中偏强;半年利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