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资讯 > 财经信息
财经信息

降准靴子落地!释放长期资金5300亿,还有降息吗?

市场期待已久的降准靴子终于落地了。

据央行网站4月15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近期国务院召开的座谈会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均指出,“要高度警惕国际国内环境一些超预期变化”,并且判断“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因此,此次降准操作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15日就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答记者问时表示,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和总需求不足情况下,采取适时降准的措施,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改善和扩大总需求,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创造了积极条件。

      降准0.25个百分点  

“当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加大,对此既要坚定信心,也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这些新挑战。”孙国峰称。

究其原因,从国内情况来看,3月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PMI(采购经理指数)分别为49.5和48.4,连续2个月回落至荣枯线下方,印证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而信贷数据方面,虽然3月社融总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远超预期,但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居民端消费能力疲弱,企业信贷需求较为低迷。

       

与此同时,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5月的议息会议加息50个基点,而缩表也迫在眉睫。眼下,中美利差进一步缩窄乃至倒挂,增大资本外流风险。因此,随着后续美联储持续加息,中国央行的操作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此情此景,唯有托底政策更积极有为,才能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3月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程度有所超预期,部分行业、企业仍面临不少困难,内需复苏基础不够稳固。同时,国内物价也显示内需偏弱。

       

因此,在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在提出,针对当前形势变化,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4月14日也表示,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部署。

一周之内,高层接连重磅发声,并且直白表述“适时降准”。

       

紧接着,中国人民银行15日宣布,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此次降准的目的,一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降准还可以优化银行体系资金的期限结构,释放长期流动性、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有助于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持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温彬称。

      影响几何?  

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

“通过降准有助于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长期限、稳定负债,提升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周茂华分析道:“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让利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企业等提供长期限信贷支持。”

       

“但整体上,货币政策预调微调,不改变稳健基调,也就是在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平稳增长同时,更注重信贷结构优化,为企业紓困、尤其是加大小微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制造业等重点新兴领域的支持。”周茂华对本报记者强调。

受降准消息的影响,13、14日两天,沪深A股主要的大盘指数走强。截止14日收盘,上证指数、上证50指数、深证成指涨幅均超过1%。

有分析人士指出,降准最大的受益方是金融,大金融可能因此而获得提振。同时给房地产行业带来利好,能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实际上降准当下主要是缓解企业和业主的融资成本,保证金融现金流的供给,但并没有让股市和楼市发生逆转。“从长期看,降准是有利于楼市和股市。”

对债市影响方面,开源证券固收研究所陈曦则认为,降准对债市的影响较为复杂,在货币宽松初期,降准往往影响较大,因为可以作为确认货币政策不会紧缩或者转向宽松的依据。但如果在货币宽松末期,降准对债市影响有限,或者利多出尽。

  降准之后是否会降息?  

在降准落地背景下,央行维持MLF利率不变,也意味着市场降息预期落空。

4月15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开展了15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2.1%,均与前期持平。

因今日有1500亿元MLF以及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在4月的MLF续作中选择了等量等价。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MLF利率操作方面,已连续第三个月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在1月政策性降息后,货币政策在价格型工具方面持续处于观察期。

对于降息预期的落空,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降息是否以及会多大程度上加剧资本外流和触发人民币汇率贬值,是当前的主要权衡因素。“另外本轮疫情的持续时间和冲击程度都有待观察,经济下行的紧迫程度或尚不足以促使监管层在四个月内两次动用降息‘大招’。”

       

机构也认为本月MLF没有降息的理由,主要是“兼顾外部平衡”。广发证券研报称,当前国内货币政策在发力稳增长的同时,也需兼顾外部平衡,继续下调MLF和逆回购利率的可能性有所下降。

然而多位业内人士却表示,虽然4月MLF操作利率保持不变,但二季度“双降(全面降准+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仍存。

       

国泰君安认为,不能排除降准降息“双降”的可能性。对于降息而言,国内降息空间仍然较足,4月20日LPR调降是上半年降息落地可能的窗口期。此外,当前疫情冲击也是重要催化。降准可能效果平淡,仍然需要政策利率降息。整体来看,后续的降息窗口也依然没有关闭。

王青则判断,尽管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部署降准,但实施降准并不意味着降息的可能性封闭。“预计二季度MLF利率仍有可能再度下调10个基点。综合考虑当前内外部形势及货币政策空间,未来‘双降’的概率较大。”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