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中山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从供给端推动“中山质量”迈上新台阶

 珠西城市中山正迎来从区位、产业到城市发展的蜕变。广东“十三五”规划赋予中山的“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发展定位,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这一城市在珠三角未来发展中的角色与担当。即日起,“创新中山·珠西枢纽——中山半年经济总结”系列专题将陆续推出,以该市半年经济成绩单作为视角,观察该市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线实践。

  

2016年1—6月,中山生产总值达1587.9亿元,增长7.6%,增速高出全省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增速居珠三角第一,高出全省1个百分点;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比为57.6%,完成比例全省第二;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0.9亿元,增长12.8%,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

  

上半年经济成绩单的背后,是中山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打造“实体经济强优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实践。不久前,中山召开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到供给侧,从供给端做好“加、减、乘、除”,推动“中山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做大实体经济▶▷工业技改投资超百亿

  

“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所开设的自动化培训学校,其“腾讯在线”课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600多名学员参与。

  

脱胎于富湾工业园旧厂房的中山美居产业园,不仅成为灯饰、家具、五金等优势传统产业的整合载体,也为全市的智能制造进程搭建出全新的平台:通过引入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应运而生,可向企业提供智能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关键共性技术联合研发、专业人才培训、设备融资租赁等服务。

  

截至8月,该平台已为美的、华帝、木林森等104家企业免费提供了188套智能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有53套解决方案被企业采纳和应用。

  

立足传统优势产业,中山市对未来的棋局提出了“打造实体经济强优城市”目标。而新形势下的实体经济发展,智能制造是关键性一环。近年来,中山市在技改投入上一路猛追,在前两年年均增长70%的基础上,上半年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00.2亿元,增长32.2%。

  

为全面掌握工业企业技改投资情况,中山市于2015年先后开展了四批技术改造项目申报入库,合计征集了713个技改项目,总投资189亿元。在此基础上,今年继续开展新一轮技改项目征集入库,取消对项目投资额度、企业税收贡献等方面的硬性要求,降低项目入库和获得财政扶持的门槛条件。

  

技改直接带动了生产率的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市全员劳动生产率16.5万元/人,提高8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6.1亿元,增长16%。

  

锁定“高精尖”▶▷装备制造投资增速珠西第二

  

“中山要做精产业,首先要注重甜头。”来中山调研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情况时,面对中山如何破解资源禀赋瓶颈问题,省政协委员、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周高雄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事实上,发展“高精尖”产业,也是中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融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的三个关键词。

  

在省“十三五”规划给中山的“四大定位”中,打造“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位于首位,可见全省装备制造版图对于中山传统产业优势和未来发展优势所寄予的厚望。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中山市的策略是,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化光电加工装备、智能化纺织装备、智能化印刷装备等工作母机制造业。

  

2016年1—6月,该市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8%、11.6%、9%,分别高于传统工业8.5个、7.3个、4.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1.1%,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1.3%,增速在珠西6市中排名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中山市技改企业设备需求大,而工作母机企业可提供大量高性价比设备的情况,中山市出台了针对性政策,成功促成了一批工作母机企业和技改需求企业的合作,一批本地装备制造产品成功实现进口替代,促进了工作母机企业和技改需求企业的合作双赢。2015年,该市出台意见规定,中山企业购买本地工作母机企业产品用于生产,按不超过购买价格的30%给予补助。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工作母机企业开拓市场,参与国际和国内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撬动创新支点▶▷科研投入九成来自企业

  

“这几年来,我们几个合伙人基本都没怎么分红。我们研发变焦镜头,几乎花掉了之前做手机定焦镜头时积累的全部利润。”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龚俊强很清楚,要跑在市场前面,技术创新先要领先。结果是很具有说服力的:目前该公司研发的“高清安防定焦光学镜头”,市场占有率已达七成。

  

创新投入还在不断增强:目前联合光电的科研人员已占人力资源近半,公司每年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达到10%左右。

  

在民营经济数量达九成以上的中山,研发投入的九成也来自企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创新。从提升高端要素供给水平的角度而言,创新驱动是转换发展动力的核心。为撬动新一轮发展的创新支点,中山市近年来抓住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知识产权这“四大抓手”,给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一个样本,中山以多个“率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率先建立了全国唯一针对单一行业设立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构——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实现专利案件的行业调解、行政处理、司法审判一条龙的快速反应;率先成立全省首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广东(灯饰照明)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中山市照明中小微企业与高等院校、国内外灯饰创新设计团体实现对接;在全国率先成立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远程诉讼服务处。

  

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也在推进。当前,中山市已将年度发展目标纳入镇区实绩考核,制定财政奖补、人才评定、积分入户入学等全方位扶持政策,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长效机制。2015年,全年共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325家,通过认定277家,净增208家,总数增至427家,增94.98%,增速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