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揭阳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创新驱动 揭阳是后发达地区的标杆

“我国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条道路必须走。”这是今年2月习近平在视察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时对科研人员提出的殷切期望。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还做过哪些调研?还对科研团队提出哪些希望?新华网“讲习所”2月16日推出《习近平指引科技创新路》,梳理习近平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足迹,试图摸清创新中国的时代脉络。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央把创新摆在“十三五”规划的首要位置,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地方发展同样如此。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揭阳谋划推进绿色发展,紧扣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加强与德国的技术合作,通过“引进型”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后来居上,可谓耀眼的明星,对许多地方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虽然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地区差异仍然十分明显。以广东为例,珠三角的发达程度有目共睹,也有一些地方还欠发达。揭阳是后发达地区。因而,揭阳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的探索,值得全国许多地方参考。揭阳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后来居上,正是许多地方努力的方向。

揭阳的科技创新,成功之处在于,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以中德合作实现引进型创新之路。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是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的重要载体,是揭阳一张闪亮的名片。“以前我们向广州学、向香港学,现在向德国学,就像一个小学生找个教授当老师。这也是我们有底气实现‘跨代’升级、同步创新的力量来源。”揭阳金属企业联合会会长吴克东说。揭阳的做法令人大开眼界。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百年工业化形成厚重的产业积累,当前正处于工业4.0起步和产业溢出的关键阶段。揭阳的产业搭上了德国工业的快车,转型升级也就有了强大的驱动力。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在转型升级上也起步较早。如今,转型升级显得更为紧迫。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订单减少,人工成本攀升,转型升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作出的选择。以揭阳为例,揭阳是全国乃至世界不锈钢制品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有7000多家金属企业。这些企业过去斩获颇丰,如今却面临着竞争乏力的困惑,产业升级遭遇瓶颈。如揭阳市凯链不锈钢公司成立10多年,利润从顶峰时期的每吨4000元跌到如今的每吨两三百元。

转型升级,给揭阳的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使揭阳的企业发展进入新的境界。比如,在一名德国退休专家的帮助下,广东榕申卷尺公司将设备进行改造,使得单名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三倍,次品率大幅下降。这就是转型升级带给企业的实惠。

然而,熟悉企业的人都知道,企业通过创新驱动来转型升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于代工企业而言,转型升级更是异常艰巨,资金、人才、风险等都是考验。现阶段,企业和科研机构对接难,创投资金找好项目难,转型发展找抓手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地方政府要做强有力的推动者。这方面,揭阳市的实践可供借鉴。揭阳市委书记严植婵表示,揭阳实施对德合作引进型创新的主要做法:一是创办引进型创新的承接平台;二是创建引进型创新的前沿阵地;三是组建引进型创新的主体队伍;四是建立引进型创新的“朋友圈”;五是打造引进型创新的载体。政府有作为,企业转型升级自然有干劲,有成效,有收获。

专家认为,揭阳的中德合作模式能给欠发达地区实施“一带一路”“工业2025”战略带来三方面启示。其中两个方面就是,地方政府要尽可能地营造条件实现创新的“一步到位”和“跨代”升级;要引导和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潜能和自觉性,避免产能过剩、投资浪费、园区效率低下等弊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征途,揭阳已经大步迈开,创新驱动的甜头,揭阳已经尝到。创新驱动的经验,揭阳正在分享。创新驱动,揭阳已经成为一个标兵,是后发达地区的标杆。(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