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江门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以“六去”补齐江门发展短板 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果说,“六新”[新技术(技改)、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新农村]为江门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发展路径,那么“六去”(去过剩、去库存、去低效、去负担、去污染、去繁就简)则夯实了发展基础。

在五邑大学教授刘志坚看来,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供给顶层设计,一方面围绕“去”,去掉不合理的东西,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将困扰企业种种制度性桎梏一举打破,实现企业的制度松绑;另一方面围绕“新”,通过供给侧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提高供给的质量与效率,用新供给带动新需求。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江门明确提出要“着力淘汰一批过剩、低效、污染的企业、行业,着力盘活一批存量土地,着力升级一批园区和传统产业……”去“产能”,降“成本”,扶“创新”,这些都是江门需要在“十三五”期间努力补齐的短板。

【去过剩】

努力提升产业发展“性价比”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任务必须聚焦化解产能过剩。

在江门“十三五”产业发展研讨会上,省社科院竞争力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曾直言,在中国经济强化供给侧改革、淘汰“僵尸企业”的背景下,江门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就要努力提升产业发展“性价比”。

这里的“性价比”,意味着江门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通过运用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新产能的进入,真正实现改造生产结构和生产关系。

“江门的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而传统产业大多是产能过剩的产业,纺织服装鞋帽、五金不锈钢制品,甚至包括摩托车等,更不用说那些环境、资源约束比较厉害的领域,落后产能必须要‘消肿’。”刘志坚说。

事实上,江门去年来在为企业“去过剩”的工作上动作频频:以“六个优先”为抓手,优先推动企业原址“零增地”增资扩产,制定方案分类给予收费减免;优先支持企业创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大对企业研发、标准创设、专利申报及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奖励力度;优先整合资源推介市场占有率高、代表江门质量品牌的产品;优先扶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鼓励融入资金投放本地增资扩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市长邓伟根在市两会分组审议时就表示,要重振“江门制造”,就不能简单地让产能过剩,发展过去低成本的加工产业,要紧盯世界制造水平,紧盯“中国制造2025”,传统产业、新型产业都要有所突破。

【去库存】

户籍改革和公积金新政为楼市添红利

从去年“3·30”降低二套房首付和营业税“5年改2年”的措施,再到江门“房七条”、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首付降低、降息……一系列政策让高库存的江门楼市在2015年创下了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长约40%的成绩,而房价则整体稳中有升。

2016年,江门开年便开始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和推出了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政策,持续为楼市发展添红利。

首先,江门对原来执行的《关于市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行了修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办理购房入户需要提交房屋产权证和土地证”修订为“凭经住建部门登记备案的购房合同和全额购房发票办理购房入户”,同时还删除了之前对购房入户5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面积的限制,进一步降低了购房入户的门槛。

其次,江门开始执行新修订的公积金政策——取消只向购买普通住房的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规定,提高职工购买全装修新建商品住房的最高贷款额,提高棚户区改造居民的最高贷款额,降低第二套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使其与首套一致。

【去低效】

“七个一”专项行动推动园区扩能增效

如何着力盘活一批存量土地,实现“二次开发”和“二次利用”?早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江门已明确园区作为江门经济发展的主平台,要着力推动“七个一”专项行动的开展,推动园区扩能增效。去年,江门产业转移园再获全省考评第一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6%。

去年来,“一区六园”在清理一批土地(项目)方面,共盘活闲置土地2030.8亩,处理空置厂房38.79万平方米;规划“一张蓝图”方面,均已编制完成了发展蓝图,明确了各园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思路和产业方向;配建一套标准设施方面,累计投入42.9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推行“一条龙”服务方面,搭建了6个园区服务中心和4个园区客服信息平台,企业审批、办件“一个窗口”一站式办理服务进一步得到完善;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方面,新引进项目(意向、签约及落地)6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累计引进项目252个,计划投资329.41亿元;打造一支专业队伍方面,指导6个园区组建了专业招商队伍,5个园区组建了专业服务队伍;实施一套分类考核办法方面,制定了考评办法,每半年组织一次全市产业园区扩能增效目标责任专项考评工作。

【去负担】

去年市县两级为企业减负逾4亿元

今年召开的省委全会中,省长朱小丹专门参加江门分组讨论时提出,江门要抓好“两降一升”,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条件。其中,“两降”,一是降低企业准入门槛;二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去年4月13日,江门率先在全省发布独立的市级清单——《江门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2015版)》,对照省清单的97个收费项目,江门结合实际精简到42个收费项目,并对其中10项收费进行减免。据测算,清单发布后一年可为全市企业减负约1亿元。

6月26日,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江门对全市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含中介服务收费)进行梳理,通过了《江门市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管理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第一批)、《江门市进出口环节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第一批)、《工程建设领域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第一批)。据测算,上述三个清单每年能再为企业减负7200万元。此外,江门去年还成功争取台山、开平两市纳入省东西两翼电价价区,为有关企业大大节约了用电成本。

清单体现出江门政府致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是一纸“暖商、留商、引商”的承诺书。邓伟根在市两会期间表示,去年江门市县两级支持企业去负担的额度逾4亿元,今年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与企业共渡难关。

【去污染】

公布投资准入“黑名单”,对13类项目说不

在加大力度为企业“去负担”的同时,江门在“去污染”上也紧抓不放。

去年4月13日,江门同步发布《江门市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第一批)》。在省负面清单的基础上,江门通过梳理有关法规并结合江门实际,一共增加了27条。其中增加了14条禁限事项,13条暂停审批事项。同时对负面清单进行动态管理,跟进国家和省产业政策调整动向,及时对负面清单进行动态调整。

其中,14条禁限事项涉及炼化、炼钢、炼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焦炭、有色冶炼、化学制浆、燃煤燃油火电机组和企业自备燃煤电站等。暂停审批风电、江门大道沿线投资项目、拆船、畜禽养殖、制浆造纸、印染、电镀(含配套电镀)、鞣革、铅酸蓄电池、陶瓷等13类产业项目或区域内的项目。

据市政府方面介绍,江门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爬坡迈坎的关键阶段,亟需提高增量、优化存量,公布清单,就是想向所有企业发布一种信号:清清楚楚告诉企业,江门需要怎么样的产业进来。

【去繁就简】

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朱小丹对江门提出抓好“两降一升”工作中,“升”,就是提升服务水平,特别是政府服务水平,比如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等。

如何真正营造一个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收费就高不就低、办事就简不就繁、服务就近不就远”,是江门过去一年来政府行政提效最生动的诠释。

去年7月31日,江门率先向社会全面公布“1+3”清单,共涉及市、县两级政府386个单位97571项事项,更是在全省、全国首创了“1+3+N”的开放型清单体系,构成了目前针对企业投资经营管理方面内容最丰富、配套最完善的开放型清单体系。

与此同时,江门还在多项改革中走在了全省前面,比如,江门在全省率先实施四大工商业务“同城通办”,在全省率先实行商事登记“双告知”模式,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实行工商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种种率先举措彻底结束了“政出多门”的证照办理历史,使办理时限由1个月缩短为3—5个工作日。

蓬江区创新性打造“邑门式”服务中心,将公安、社保、民政、残联、卫计、城管、食药监、农林水务等15个部门385项事务,统一归集办理,并将此前移到镇(街)、村(居)。

政府服务的“去繁就简”,带来的不仅是高效的服务措施,更是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据了解,在去年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江门市场主体实现逆势增长,新增市场主体4.06万户,新增注册资本289.27亿元,分别增长10.2%和63.6%,市场主体总数史上首破25万户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