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阳江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阳江市第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名词解释

1.“1+10”专业招商

“1”是指园区招商,“10”是指10项专业招商方案,具体为游艇产业、镍合金产业、农业和海洋渔业、硅基功能材料产业、旅游综合体、专业市场和城市综合体、电子电路板产业、五金刀剪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和金融服务业。

2.“三旧”改造

是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3.“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是指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将企业登记时依法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并分别编号,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4.“5+5”社会矛盾化解

前一个“5”(省提出)是指涉农不稳定问题、劳务纠纷问题、涉环境问题、涉众型金融资金不稳定问题、涉房地产不稳定问题。后一个“5”(市提出)是指征地补偿遗留问题、企业改制遗留问题、退役人员稳定问题、城市建设管理及拆迁问题、山林权属纠纷问题的专项整治。

5.“3+2”专项

是2015年省公安厅部署的全省公安机关打击整治行动。其中“3”为必选项,包括涉毒、涉黑恶、涉盗抢专项,“2”为子选项,各市在涉赌、涉食药假、涉非法集资、涉诈骗、涉枪5个专项中选取两项,其中阳江市选取涉赌、涉诈骗两个专项作为自选项。

6.“四个全面”

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和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7.“四个更加注重”

是由市委提出,即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做到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更加注重民生福祉。

8.“两化融合”

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简称。

9.“柔性引进”机制

是指在不改变和影响人才与所属单位人事关系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和人才社会化发展要求的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契约管理的非本地户籍人才的引进方式。其引进方式有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人才创业、人才派遣等多种途径。

10.“六路一桥”

即滨海新区的洛西大道、洛东大道东段、四围大道、四围大道东段、南浦大道东段、新江南路、富康大桥。

11.“一港四路”

 一港是指阳西军民结合两用港,四路是指广州至湛江客运专线阳江段、粤西沿海高速公路阳江段、云浮至阳西高速公路、中山至阳江高速公路阳春段。

12.“PPP”模式

即公私合作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让非公共部门多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13.“四项建设”

由公安部提出,主要内容是基础信息化建设、警务实战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队伍正规化建设。

14.“一岗双责”

“一岗”是指领导干部职务对应的岗位,“双责”是指领导干部既要履行岗位业务工作职责,又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15.“三个区分”

由广东省纪委提出,即要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的失误与明知故犯而违纪违法的行为区分开来,把国家尚无明确规定时的探索性试验与国家明令禁止后有法不依的行为区分开来,把为加快发展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故意违纪违法的行为区分开来。

16.“一案双查”

即查处案件时,既要查清当事人的违纪问题,又要查清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的责任范围及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