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揭阳是如何搭上德国工业快车的?
工业园是什么样子?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就是一排排的厂房,机器的轰鸣声不断。3月7日下午,当湛江党政考察团走进中德金属生态城时,呈现在眼前的,却一座风景优美的“花园”:小溪畔杨柳依依,道路笔直气派,建筑整洁亮丽。其中,金融服务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先进的“零排放”金属表面处理中心,26个中德合作项目落户建设,入驻的37家技改电镀企业开始试产……
高速发展后引发环境污染等“后遗症”,是许多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烦恼。如何摆脱困境?揭阳的中德金属生态园大胆探索,加强与德国的合作,通过“引进型”创新,实现后来居上,走出一条不一样的绿色发展之路,让我市党政代表团受益匪浅。
中德金属生态城的花园式梦工厂,着实让湛江党政考察团成员眼前一亮。他们纷纷拿出手机抢拍这座现代化工业新城的倩影,赞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
以德为师:政府和企业共同“破题”
揭阳是中国闻名的五金基地,这里聚集了7000多家金属企业,从业人员近40万人,是中国举足轻重的金属产业生产、进出口、材料集散和加工研发基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揭阳的金属产业规模虽大,却面临着长期粗放式发展、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困境。
经过当地政府与企业的探讨,揭阳金属行业找到“破题”之路。2012年,揭阳市金属企业联合会十多名发起人筹资10亿元人民币起步建设中德金属生态城,采取“党委领导、政府指导、协会主导、市场运作”的新型办园模式,筹划“以德为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这一对德合作的项目也契合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对于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构想,胡春华在调研中德金属生态城时提出,“把中德金属生态城打造成为广东与德国合作的重要平台”。
自2014年9月启动建设以来,中德金属生态城累计投入资金40多亿元,园区已经初具雏形。在基础设施、厂房等“硬件”推进建设的同时,揭阳也积极开展对德合作的“软件”建设,当地政府、企业家多次前往德国寻求合作。
“百人团”:依托项目与德国合作
揭阳企业家高惠明两年间前后前往德国9次,参与洽谈合作事宜。高惠明说:“如果只是单枪匹马前往德国,对德合作无从谈起。依托当地政府和中德金属生态城项目,前往德国寻求合作更为顺畅,也得以获得更多信息、配套服务,加快合作进程。”
2015年10月,揭阳市组建成立了“揭阳市对德(欧)合作企业家百人团”,谋求在对德合作上形成合力。“百人团”将100名企业家分为十组,每月组织一批成员访欧、每月落实一批外企来访、每月开展一次产业创新调研……力求扩大对德(欧)的合作成果。
“百人团”还将企业对德(欧)项目、技术、产品或设备的需求汇编成册,以求帮助企业直接地寻求到德(欧)的合作伙伴。在“百人团”企业手册上,揭阳企业对德(欧)合作需求跃然纸上:奥地利贝加莱自动化项目,德国跨境电商合作伙伴,购买德国设备、专利和技术生产……揭阳企业对于转型升级的诉求正逐步推进、落实。
中德金属生态城坚持环保先行,以治理电镀、酸洗污染为切入点,打造零排放生态环保先行平台,采取行业抱团治污的模式,让污染者成为治理者,让治理者成为受益者。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揭阳积极开展对德合作的“软件”建设,当地政府、企业家多次前往德国寻求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成为我国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体制、国际合作方式、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模式“三个创新”的先行区。
工厂在大树底下,家庭在工厂旁边,万亩森林公园在产业园区内……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示范性项目、全国首家民营资本运营的产业园—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将成为一座“欧洲小镇”。揭阳市副市长陈定雄介绍,中德金属生态城近期将实现“四个100”:与100家德国企业对接;引进100名德国退休工程师来揭阳或广东任技术顾问;引进100项德国高新技术;创立100亿元的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基金。
“借鉴中德金属生态城绿色发展理念”
许顺(市委常委、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
中德金属生态城的成功经验对湛江开发区开创大业时代,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工业新城有很大的启示作用。首先要学习借鉴中德金属生态城工业园区建设创新的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改革、创新合作方式,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其次要学习借鉴中德金属生态城绿色发展理念,东海岛工业园区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建设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另外,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现行也值得湛江开发区学习借鉴。
回去后,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完善宝钢湛江钢铁基地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东海中学、东海医院、中央商务区以及东海岛水厂,争取7月份能全面动工建设;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年内启动宝钢污水处理厂和石化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要学习中德金属生态城建设企业交流服务中心,让进驻园区的企业有个交流的平台;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孵化器大楼建设。
“揭阳与德国深度合作值得学习”
邹勇兵(湛江奋勇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是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的重要载体,是揭阳一张闪亮的名片。通过考察学习,深深感受到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在打造园区建设方面大手笔、舍得投入,自2013年5月实质性动工以来,已投入40亿元。园区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对外交流合作以及企业引进方面都值得湛江学习。尤其是揭阳与德国深度合合作的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值得奋勇高新区学习。
去年,我区考察团参加在广州举办的印尼—中国经贸论坛,与印尼国内知名的AKR集团、ARTHR集团等公司就合作共建工业园区、将合作共建产业园上升到国家层面。与此同时,中泰湛江产业园共建项目加温推进。希望借助到揭阳考察学习的良好契机,进一步的加强奋勇高新区对外合作的力度,拓宽奋勇高新区跟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印尼,跟泰国的合作交流,提升对外交流水平,打造高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