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揭阳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揭阳市委书记严植婵:探索“引进型”创新之路实现后来居上

谈振兴发展

扭住“三大抓手”增强发展后劲

记者: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把粤东西北地区培育成新增长极。请问揭阳在“十三五”时期如何继续谋划推进“三大抓手”?

严植婵:“十三五”时期我们将继续牢牢扭住“三大抓手”不放松,坚定不移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区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三大建设”,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作用、产业建设的支撑作用、城市建设的承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近日,潮惠高速一期、揭博高速正式通车,揭阳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到广州车程比以往节省约1个小时。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把揭阳建设成为区域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我们在“十三五”时期将谋划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抓紧推进大南海公共码头建设,抓好揭阳潮汕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加快构筑“四横三纵”高速公路网,实施国省道、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推进揭阳疏港铁路、梅汕客运专线等铁路项目建设等。

二是谋划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我们将以空港、海港两大经济区和重点产业园区为基础,集中资源重点建设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产业集聚区、大健康产业集聚区、石化产业集聚区、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等。同时,我们要求各县(市、区)立足自身产业实际,谋划建设1至2个县级产业集聚区,推动各地产业集聚发展。

三是加快城市扩容提质,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我们总体的思路是,按照省委建设汕潮揭城市群的战略布局,坚持走中心城市带动的城镇化发展路子,提高中心城区的集中度和首位度。工作重点是加快揭阳新区建设,推进核心区改造更新,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新区产业和人口集聚初具规模,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升级,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突破,城市辐射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我们将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对县、镇、村进行全域规划,支持普宁、揭西、惠来城区扩容提质,促进中心镇做大做强做优,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协调发展。

谈创新驱动发展

走出以对德合作为基础的“引进型”创新之路

记者:揭阳作为后发地区,如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落地?

严植婵:中央把创新摆在“十三五”规划的首要位置,为揭阳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崛起提供了根本指引和重要机遇。揭阳作为后发达地区,既有创新起点较低、创新支撑薄弱、创新要素不足等短板,但也拥有产业基础扎实、民营经济活跃、商业意识浓厚等条件,只要因势利导、扬长补短,完全能够实现创新驱动、后来居上。紧扣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揭阳的实际,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初步走出了一条以中德合作实现引进型创新之路。

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百年工业化形成厚重的产业积累,当前正处于工业4.0起步和产业溢出的关键阶段,如果我们能够紧密对接,不但能够用好德国的工业文明成果,还将赢得同步走进工业化升级版的机会。

我们实施对德合作引进型创新的主要做法:一是创办引进型创新的承接平台。创立全国首个由行业协会牵头组建产业基金投资建设运营,并委托德国最成功的阿勒斯霍夫科技园管理的全产业链园区——中德金属生态城,为创新成果落地打造承接平台。二是创建引进型创新的前沿阵地。在德国建立6个办事处,采取“双代表制”(配备中方和德方代表),为对德合作引进做好事前把握、事中对接、事后服务。三是组建引进型创新的主体队伍。组成对德(欧)合作“百人团”,深入走进德国,与德国企业直接开展合作,让引进型创新真正成为企业的自主行为。四是建立引进型创新的“朋友圈”。与9个欧洲行业协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6个欧洲科研机构共建金属科技中心及成果交易平台,与德国维斯塔公司共建国际产业孵化器,与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共建全国首个中德双元应用科技大学。五是打造引进型创新的载体。创立“4个100”的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每年组织各100家中德中小企业对接、交流、合作,推动100名德国专家工程师签约进厂入企,引入100项德国高新科技成果和先进设备展示、转让、转化,创立100亿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基金,让引进型创新有明确目标、有务实成果。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引进型创新,推动揭阳在加快发展中转型升级。一是深化对德合作,建设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起步区,打造德国先进技术推广中心和德国先进装备国产化中心,继续在治理工业污染、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城融合、加快新型城镇化等方面与德国加强合作。二是深入实施产业“登高”工程,组织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鼓励支持企业推进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引进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构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引进型创新模式。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政府放权、放管结合,探索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法治框架内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发展环境。

谈“绿色发展”

打造我国生活垃圾第三代处理技术示范项目

记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为经济转型升级添加了“绿色动力”。请问揭阳在“十三五”时期如何谋划推进绿色发展?

严植婵:揭阳生态建设历史欠账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不仅严重制约揭阳持续发展,而且极大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将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关于牢牢守住生态保护底线的要求,按照“还好旧账、不欠新账”的思路,从产业转型、问题整治、基础建设着手,下大力气推进污染治理,推动揭阳逐步走上生态发展、绿色发展、永续发展的道路。

一是推动电镀企业转型升级。揭阳是“中国五金基地市”、“广东省金属制品专业区”。电镀行业是金属产业必不可少的环节,解决电镀、酸洗污染问题不可能抛开金属产业发展实行“一刀切”。我们把解决电镀、酸洗污染问题作为与德国合作建设中德金属生态城的首要任务,规划“零排放”金属表面处理中心,与德国安泰克—格特灵水务科技公司开展合作,引进德国先进治污技术,推动电镀企业进园发展、集中治污。目前,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已投入运营,全市600多家电镀作坊整合成37家企业入园生产。今年,我们将开工建设金属表面处理中心二期工程,重点吸引对德合作电镀企业落户,引进德国高端电镀技术和设备,努力把中德金属生态城打造成为绿色电镀产业集聚区,从根本上解决电镀、酸洗污染问题。

二是抓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纺织服装产业是普宁市的支柱产业,也是揭阳唯一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漂染行业作为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前端行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针对漂染污染问题,我们一方面是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去年普宁市关停了180家无牌证印染印花企业;另一方面是着力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复制中德金属生态城的治污模式,正在普宁市加快推进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建设,计划引进先进技术实行集中治污,力争尽快解决漂染污染问题。

三是推进榕江、练江“两江”整治。我们把榕江、练江“两江”整治作为“十三五”时期加快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突出抓好工业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业农村污染、河道污染、河涌污染“五大整治”,系统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特别是要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行的污水处理厂11座,在建4座,9座正在进行招投标,我们将力争尽快完成招商、开工建设,同时抓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去年,我们与首创集团合作连片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练江流域15个5000人以上村庄正在推进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普宁市陂沟、灰寨2个村已建成,下一步将在全市推广。要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改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少农村污染。我们还与德国欧绿保集团合作建设中德资源再生基地,努力打造我国生活垃圾第三代处理技术示范项目、中德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合作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