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海关积极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揭阳海关充分发挥新海关职能优势,积极创新工作模式,优化服务措施,当好企业发展的贴心人,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助力揭阳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
揭阳海关紧贴本地特色经济,精准施策,积极扶持揭阳特色产品和新产品出口。该关发挥技术指导和标准研究等优势,支持罐头、鱼糜制品、茶叶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稳定“主打”产品的出口。通过发挥出口竹笋质量安全示范区示范效应,引导企业提升质量和扩大出口规模,打造揭阳竹笋特色品牌,今年1月,经该关监管出口清水竹笋罐头4973吨,货值709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2%和9.8%,出口量居全国同类产品首位,实现了开门红;一批重11.9吨的揭阳酱油经该关检验监管合格,顺利出口大洋洲基里巴斯,实现揭阳酱油首次出口;一批揭阳产的茶叶也首次登陆菲律宾市场。
同时,揭阳海关贴近企业需求,主动 “送政策、解难题”,释放红利。 该关积极开展10多场次海关政策宣传暖企活动,支持企业用好用足原产地政策、申请海关企业AEO认证,获得优先通关放行、关税减免等通关便利。1月,该关为100多家企业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6297份,签证金额5.96亿元,企业因此获得3570万元的关税优惠。为更好服务惠来的中海油粤东LNG项目,该关积极实施“口岸天平行动”,为企业进行外贸结算、快速通关等提供便利,1月初,该关监管的1批进口天然气检出短重1832吨,涉及货值676万元,该关及时出具法律证书,助企业挽回巨额经济损失。此外,该关根据贸易形势的变化,积极深入调查企业贸易情况,主动“出谋献策”,向有关部门和企业提供贸易分析报告,并着手研究出台支持揭阳民营经济发展“暖企”措施。
在优化“面对面”服务的基础上,揭阳海关还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出“零距离”线上服务。该关通过开设“揭关IGT捷沟通”关企微信服务平台,邀请商务部门、报关行、外贸企业业务骨干等有关方面人员加入平台,发挥新媒体“即时互动”优势,打造可进行业务指引、政策宣贯、信息互通、问题交流的“捷沟通”平台,打通海关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架起关企沟通高速路。
来源:揭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