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江门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六新六去”的供给侧改革

在近日召开的中共江门市委全会上,市长邓伟根提出了“六新六去”(新技术、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新农村,去过剩、去库存、去低效、去负担、去污染、去繁就简)的工作思路。认真琢磨发现,其实就是江门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自2015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政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以来,“供给侧改革”开始成为中国政府规划指导“十三五”发展的热点名词。“供给侧”早先在供给经济学派理论中的出现并很快在1980年代成为美国里根政府制定“经济复兴计划”的主要理论依据。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进行供给干预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改革一方面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也要求改革现存的一些抑制供给的体制或政策,放手让企业家们去创新,创造新的供给。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供给的顶层设计,一方面围绕着“去”,去掉不合理的东西,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将困扰企业种种制度性桎梏一举打破,实现企业的制度松绑;另一方面围绕着“新”,通过供给侧的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提高供给的质量与效率,用新供给带动新需求。

供给侧改革的目标,简化点讲就是:去“产能”,降“成本”,扶“创新”。这三个方面正是江门“十三五”要努力去补的“短板”。比如“产能”,江门的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而传统产业大多是产能过剩的产业,纺织服装鞋帽、五金不锈钢制品,甚至包括摩托车等,更不用说那些环境、资源约束比较厉害的领域,落后产能要消肿。比如“成本”,江门的企业无论是交易成本还是生产成本都较高,而且江门企业多数是低成本竞争型企业,对经营成本很敏感。再比如“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更是江门的弱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恰恰体现了供给经济学的思想。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新技术、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新农村,就没有江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