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江门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重振“江门制造”与打造“江门创造”|深度聚焦

“江门制造业有着非常辉煌的过去,巅峰的时候全省排名第三;江门制造业的门类丰富,产业也特别多,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今年“两会”期间,江门工商联(总商会)主席、维达董事局主席李朝旺提出,制造业一度是江门的发展优势,但在经济“寒冬”中,如今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也很大。

李朝旺的观点,代表了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看法。事实上,重振“江门制造”几乎已是江门政商界人士的共识。

江门市委书记毛荣楷在两会期间提出,要用重大平台、重要园区、产业集聚、重大企业和项目去丰富、充实珠西战略和大广海湾地区,“特别是轨道交通产业的推进将是重大机遇”。江门市市长邓伟根也表示,重振“江门制造”是历史的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主战场的江门有新的机遇”。

如何重振“江门制造”,既是贯彻落实省“珠西战略”必答命题,更是江门经济实现争先进位的必经之路。

“探索重振‘江门制造’的新路径”

重振“江门制造”,江门该如何发力?刚刚审议通过的《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如此描绘“十三五”期间“江门制造”的发展蓝图:未来五年,江门将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重卡和商用车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力)及装备产业、教育装备产业、大健康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构建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绿色制造及北斗应用“4+1”产业体系。此外,江门还将积极争取在航空、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项目上有新突破,以此重振江门制造雄风。

“江门的五大产业群目前最少都有几百亿的产值,我认为可以通过5—8年,甚至更长时间,使这五大产业群形成千亿的产值规模。”两会期间,邓伟根多次为“江门制造”鼓劲,他表示,“江门制造”有辉煌的历史,“江门制造”最强大的时期,也是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江门制造有基础、有历史,最老的我们有过百年的纸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甘化厂是亚洲最大的;广东第一台拖拉机是新会制造的。”

邓伟根表示,要重振江门制造,就不能简单地让产能过剩,发展过去低成本的加工产业。他认为,重振“江门制造”必须紧扣当代的智能制造。“这个是核心,无论是传统产业新型产业都要突破。”邓伟根提出,在此基础上,从今年开始,江门要探索一条重振“江门制造”的新路径。

“装备制造是重振‘江门制造’的方向和主体”

去年,江门的中车产值达到16亿元,今年按照市场订单预计超过30亿元;富华重工去年产值增长51%,包括装备制造和工业技改的投资都实现大幅增长。对此,邓伟根表示,在重振“江门制造”的过程中,装备制造是方向和主体,江门要紧盯“中国制造2025”,“这些都是我们落实‘珠西战略’的体现”。

先进装备制造业对于重振“江门制造”的重要作用,在《纲要》中关于重大项目投资的内容也有所体现。根据《纲要》,未来五年,江门的重大项目总投资达4187亿元,其中,为了进一步落实“珠西战略”,江门在“十三五”期间将加大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包括建设海信电子南方基地、广东(台山)重型商用车基地等,推进中航(台山)特种车商用车项目、国通克诺尔轨道车辆系统设备项目、铁科院与西门子合作城际动车组牵引和网控系统项目、航通船业航洋工程船舶制造等项目建设,计划投资420亿元。

而于2013年底出台的《江门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作纲要(2014—2020年)》则提出,“提升江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规模与质量,推动新一轮七年大发展”,“到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680亿元,占珠江西岸六市先进装备制造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超过3300亿元,占珠江西岸六市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