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江门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江门敲定2016年发展思路:核心是创新,关键是加快

2月16日,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公布了《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明确提出要在广东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创新驱动,江门在行动!

在1月下旬召开的江门“两会”上,江门市委书记毛荣楷多次强调,江门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驱动、加快发展作为江门的第一位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毛荣楷还表示,企业是创新的基础和主体,江门要将创新驱动发展和发展驱动创新相结合。“江门既要抓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形成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又要抓大项目大企业,形成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

就在2月17日,江门市政府召开2016年市政府全体会议,会上公布了《2016年政府工作责任落实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多项工作都涉及创新驱动。可以看出,打造创新氛围、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创新水平势必将成为今年江门的工作重点。江门市市长邓伟根在此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核心是创新、关键是加快’,做到‘创新加快发展’与‘加快创新发展’同步推进。”

今年目标

新认定科技型小微企业400家

邓伟根在市政府全体会议上表示,江门去年是“‘拼’字当头,结果说话”,拼出了信心,拼出了机遇,拼出了格局。“猴年工作要学习孙悟空,具备‘七十二变’的真本领,以变应变、应变求变,紧扣发展,重在落实,‘核心是创新、关键是加快’,做到‘创新加快发展’与‘加快创新发展’同步推进。”由此,他具体提出了三个“新”:

一是认识要有新高度。江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重大平台作用,加快重大工程建设,推动重大项目突破,重点抓好三大平台、五大产业集群,力争实现“重局”破题;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入推进小微双创各项工作,尽快出台小微双创综合改革试点市工作方案,擦亮小微双创品牌。

二是发展要有新动能。聚焦“六新六去”(新技术(技改)、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新农村,去过剩、去库存、去低效、去负担、去污染、去繁就简),聚焦工业投资,聚焦重大项目,聚焦旅游发展。

三是双引双创要有新动作。坚持双引双创,是创新加快发展、加快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双引双创才能成为下一个引领者,才能加快形成创新型经济格局,具体要重点推动区域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服务创新。

确保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4家

加快创新驱动步伐,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要点》中明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江门市科技局也在市政府全体会议上发言表示,今年将补短板、求突破,努力在“江门创造”中更有作为。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实现“四个倍增”(R&D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企业数和科技型小微企业数、科技企业孵化器及新型研发机构数实现倍增)目标要求,江门今年将制定《进一步加强R&D投入的意见》、《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方案》。在R&D占比方面,江门将力争今年R&D/GDP达到2%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1%。

在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方面,今年要确保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4家,存量达到240家。此外,计划筛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好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培育,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后备梯队,做到2016年新认定科技型小微企业400家,总数达到1200家。

在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方面,要新建众创空间10家,2016年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2家,孵化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

在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方面,江门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一批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专业镇公共创新服务中心,形成多层次、全链条、广覆盖的创新平台体系。今年培育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5家,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总数达到241家。

拟首创全球华人华侨“邑门式”服务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梳理共有227项内容的《清单》,记者发现,江门今年将施行一系列的举措开展双引双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

在资金方面,今年江门将研究设立支持实体经济与创新经济发展的政府投资基金,制定《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江门市企业创业创新基金、先进装备制造业基金。

在平台建设方面,今年江门将统筹抓好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规划建设,构筑“一心+一区+N基地”格局;打造以五邑大学为中心的“环五邑大学创新经济圈”,推进火炬创业园“五邑大学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建设;打造江门市第一个综合性众创空间,打造广东首个创客街区;成立创客俱乐部,建设“创客咖啡”空间,建立市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和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入驻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企业数量达到80家。

在人才方面,今年江门将出台《关于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意见》及其配套政策,深入推进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建设。利用丰富的“侨”资源,江门还将成立五邑侨智库,争创广东省华侨文化经济合作创新示范市,首创全球华人华侨“邑门式”服务,实现全球华人华侨“邑门式”(第一期)软件上线运行。依托市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发挥海归人员联合会、侨青会等作用,建设好“海创空间”,拓展与美国硅谷城市交流合作。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江门将探索开展第三方评估政府行政许可绩效,探索行政执法公开,建立健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制度等。

作为广东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市,江门今年还将制定实施方案,在小微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保障体制改革、双创区域合作等多方面进行探索,为国家和省创造可供借鉴和复制的经验。具体而言,江门计划在今年首创全球华人华侨“邑门式”服务,实现全球华人华侨“邑门式”(第一期)软件上线运行,建立小微企业名录预审库,探索建立小微企业双创指数,启动全球华人青年创梦工厂,推动建立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联盟。

三重一微打造江门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

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召开,“创新”成为新年伊始的热词。江门提出要打造珠西新的城市中心、经济中心和创新中心,创新将成为江门发展新的驱动力。近期,江门国家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给江门带来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刚刚结束的创新驱动大会上,省领导寄语江门,希望江门在先进装备和小微双创方面谋求突破。作为珠西战略的策源地和主战场,江门鼓足干劲,掀起发展热潮,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平台的建设全面铺开,去年江门还成为全国小微双创示范基地城市,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江门如何在发展中寻找创新驱动的发展新动能?

重大平台孕育江门创新力量

创新需要平台承载,重大平台的建设让江门打造珠西新的创新中心有了着力点。为孕育创新力量,江门全力打造自主创新平台,其中包括建设“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珠西智谷”“珠西创城”等创新载体,建成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首期工程,挂牌成立环五邑大学创新经济圈“双引双创”基地,依托中国侨都优势,成立江门市侨青创业孵化中心、侨青创新创业园,而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也顺利挂牌。

重大平台孕育了江门的创新力量,成为江门创新驱动的新动能。据江门市相关部门统计,2015年“珠西智谷”进驻各类创新创意企业700多家,创新力量迸发。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也建成首期工程,小微企业陆续进驻。江门布局的重大平台正成为江门最有创新活力的热点。

重大科研平台也成为江门创新力量的源泉。据江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5年,江门共有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家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工业研究院,5家省级、8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95家省级、20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市共有企业孵化器8家,其中国家级1家、市级7家,孵化器面积达1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50多家,2015年在孵企业总产值达8.5亿元。

针对本地产业集聚特点,江门还建设了蓬江区摩托车技术服务中心、新会区五金不锈钢制品技术创新中心、开平纺织服装创新中心和恩平电声产品检测中心等52个专业镇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重大工程吸引创新要素聚集

串联起江门东部三区一市的产城主轴“江门大道”预计可在今年部分通车。这条快速交通干线将进一步拉近江门与广佛经济圈的距离。

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在即,深(中)江通道的开工建设提上日程,江门东连广佛、西连珠中、靠近深莞、直通港澳的区域优势进一步显现,江门与广佛经济圈、港澳经济圈以及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的对接将更加紧密,广阔的发展腹地加上便捷的交通条件,这将加速广佛、深圳以及港澳的创新要素向江门聚集。

以深圳为例,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全国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也是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此前深圳、江门两市就加强对接合作、推动创业创新发展进行了交流对接,并达成了“江深合作”的共识。邓伟根曾表示,深圳在创业创新创客方面氛围浓厚,在全国走得较早,双创工作有很多经验,希望深圳能以“大手牵小手”的方式,帮助江门共同完成全国小微双创的任务和使命。

江门和深圳在企业创新方面有深入的合作。来自深圳的固高科技有限公司将与蓬江区共建智能装备制造协同创新研究院,此前固高科技有限公司已帮助江门的科杰、江粉磁材等企业实现了技术上的创新。江门的企业地尔汉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控股深圳市同川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将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方面有一番作为。

重大项目成创新领头羊

重卡和商用车产业是江门“十三五”提出的五大产业集群之一。在刚刚结束的省创新驱动大会上,该产业的龙头企业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传来捷报,该公司完成的“整体热挤压式挂车桥”项目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科技三等奖。

江门的企业获奖得了个大满贯,获得省科技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获二等奖以上项目3项,在珠三角中排名第4;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总数为6项,在珠三角中排名第5,获奖数量和质量为历年之最。江门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门龙头企业获奖,说明江门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具备了明显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江门创新驱动的新动能来自于企业内生的创新力量。企业自主创新热情带动了江门的创新氛围,形成一种大众创新的好现象。据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6家,比2014年171家增长14.6%。现有省自主创新100强企业4家,省创新型企业1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6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83家,江门市自主创新企业20家。2015年,全市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00多项,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0多项,其中70%的项目由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全市24家上市挂牌企业,其中19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79.2%。

小微企业为江门创新带来活力

“公司研发的量子点技术在行业领先,目前正处于转化成产业化生产的阶段。”凭借量子点技术这一先进研发成果,属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广东普加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TCL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的青睐,投资4000万元,用于该公司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引入先进生产设备等。像普加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成为江门最具活力的创新因子。

中小微企业在江门的经济版图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小微企业占江门全市企业总数的96%,营业收入占47%,就业人数超过一半。江门大力推动小微企业的创业创新工作,2015年,江门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之一,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更是成为江门创新最具活力的力量源泉。

小微企业的蓬勃发展激发了江门的创新活力,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在于江门市专利申请数量大大增加。而据江门市科技局统计,2015年江门市技术交易202项,交易金额2.54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36.5%,56.8%,其中小微企业的贡献不容忽视。

政府搭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十八大以后,‘双创’战略的实施,对我们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是一种鼓动,带给企业发展的信心。”日前,南方日报记者到广东普加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走访,该公司副总经理方宏松表示,从国家、省到地方层面实施的“创新驱动”战略营造了社会创新创业的大环境,而一系列配套政策的颁布实施,则起到了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2015年以来,江门市委、市政府结合江门特色,加强创新体系顶层设计,以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出台科技创新“1+8”政策和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政策先行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谈及江门“创新驱动”战略的贯彻落实,去年5月22日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可谓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正式发布《江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对2015-2020年江门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总体规划部署,将在2017年建设成为省创新型城市,2020年建设成为珠西新的创新中心,各项主要指标增速排在珠西各市前列。

会议还发布了《江门市激励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试行细则》《江门市发展技术交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试行办法》等8个实施细则,在研发投入、科技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政府采购、技术交易和高层次人才安居等方面落实扶持优惠政策。

随后,《江门市级科技金融扶持资金操作细则》和《江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交易的扶持办法》《江门市小微企业众创空间的扶持管理办法》《江门市知识产权局关于科技型小微企业专利创造的扶持办法》等文件在10月份正式施行;11月份印发《江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名录管理操作细则》、《江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产权分割管理实施办法》、《江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等政策;2016年1月份印发《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建设资助实行办法》。

随着各项政策的施行,对江门创新发展的助推初见成效。据统计,2015年江门主要科技指标实现较大增长,预计全社会R&D投入51亿元,同比增长4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200亿元,同比增长14%;专利申请量9555件,同比增长14.50%;发明专利申请量2438件,同比增长25.99%;专利授权量6384件,同比增长15.30%;发明专利授权量508件,同比增长65.47%。另据了解,全市(市直及各市区)财政科技投入5.41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2%,一大批中小企业通过财政科技扶持,解决了科技创新的种子资金。

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科技型小微企业转移

去年,江门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广东唯一的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并成为全省唯一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市。江门市委、市政府紧抓这一机遇,去年9月出台《江门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方案(2015-2017年)》(“雏鹰计划”),并制订实施“1+15”一揽子扶持政策措施,致力打造以“江门特色、广东标杆、全国示范、国际平台”为新内涵的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之都,全市形成了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

“1+15”政策涉及的政策面广、各级扶持资金庞大,对于江门小微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史无前例的。具体包括1个政策总纲(即《江门市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和15个扶持政策及管理办法。其中,15个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涵盖了减轻负担、服务补贴、促进集聚、商事登记、科技创新、投融资改革等服务内容,助企解困、帮企解忧,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其中,《江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交易扶持办法》《江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专利创造扶持办法》《江门市小微企业众创空间扶持管理办法》等则直接惠及科技型小微企业,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科技型小微企业转移,增强科技型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其快速发展。

2016年1月,江门市金融工作局和江门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鼓励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小微企业发展再出新政策。

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