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佛山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湖马工业区改造给南海的启示

“报建手续已通过审批,项目马上就能进入工程招标、施工阶段。”说这话时,南海沥北社区的“两委”成员陈旭东难掩兴奋。他口中的项目其实是沥北湖马工业区的一期工程。因为要进行的是“二改二”项目,谋求的是在制造业中的价值跃迁,且创新性地在南海全区首次采用分期滚动的模式开发模式,这个大沥北部这个230亩小工业区的改造牵动南海神经。

 

湖马工业区有着深刻的大沥印记。这里曾是废旧塑料回收、小五金以及酸洗行业企业的“聚居地”,经历以2007年“联滘事件”为分界点的铁腕治污后,这里虽然淘汰了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但园区内企业依然以小五金制造和铝型材仓储为主,产业形态相对低端。随着旧租赁合约的即将到期,它要抓住制造业的根本,谋求新生。

 

“佛山要推动高能耗、低产出的村级工业园区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园区转变。”6月23日,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在全市城市治理工作会议上如是说。一周后,南海召开发展工作务虚会,“突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被写入品牌南海的战略构想之中。“接下来南海要将村级工业园作为‘三旧’改造的重点,采取差别性政策措施进行改造提升; 要抓好一批示范项目,形成可供推广的改造模式,大力打造一批‘二改二’、‘二改二点五’的新型产业社区。”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提出。

在此背景下,7月22日,大沥镇召开村级工业园区改造会议,公布“史上最强系列方案”,提出从2016年开始,加大环保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创新土地整合模式,增强产业载体功能,努力打造一批“二改二”“二改二点五”的新型产业社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沥北湖马工业区正是重要的试点之一。

 

结合上述种种看来,沥北湖马工业区打响的或将是大沥乃至南海的村级工业园在“二改二”领域中的头炮。如今南海提出了要“品质制造、对标全球”,“南海的辉煌在村级工业园,未来南海发展空间在村级工业园。”黄志豪的话说明了此役的重要性。而面对来自环保、安全生产等外部性限制的“追击”,南海将如何破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考验南海智慧。

 

如今,这场攻坚战已经开始。“从二到二”,或者说“从工到工”,将会给南海的村级工业园带来怎样的变化呢?由沥北湖马工业区打开的窗口,或可一窥端倪。

 

1.“理想卫浴”外迁带来的产业新理想

驱车沿联江路向南走,过大涌桥达到沥北湖马工业区,一幢幢低矮的旧厂房符合人们对村级工业园的既定印象。“改变马上就要发生。”沥北村“两委”成员陈旭东示意笔者留意路旁一块已经平整的土地,这里曾经是当地知名企业“理想卫浴”的旧址,是上世纪80年代兴建的低矮厂房,但如今,它马上就要变身成为一栋5层的现代工业厂房。

 

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土地发展空间和产业附加值的提升。“拆去原来的低矮厂房,我们用新建起的厂房鼓励企业上楼,换言之,同一个地块原来只能放1家企业,现在可以放5家,甚至更多。”陈旭东说,与此同时,通过园区的改造升级,园区将进行大规模的“洗牌”,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将会离开,通过招商引资,优质企业将被引入。

 

湖马现有的产业类型有深刻的大沥印记。在过去,它曾是废旧塑料回收、小五金、高污染的酸洗等行业企业的“聚居地”,经历以2007年“联滘事件”为分界点的铁腕治污后,目前包括湖马在内,沥北的村级工业园企业以小五金制造和铝型材仓储为主,产业形态相对低端。

 

由此可以理解,理想卫浴一年前的外迁事件,无论是对于沥北乃至大沥而言,“都暴露出了一个尴尬:因为现有土地资源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在大沥出生的企业,养大了就要送人。”一位不愿具名的村干部如是说。

 

理想卫浴创立于1987年,前身是铝合金玻璃门的设计与制造,从1995年开始专业从事淋浴门的设计与制造,如今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淋浴门制造企业之一,为欧洲前五名的建材销售商设计和制造淋浴门产品(ODM),现于南海狮山的长虹岭公园和高明的沧江工业园设有厂区。

 

“这家企业外迁的原因无他,它接到了一张外国大订单,急需增加生产线,但我们无法提供足够的土地空间。”陈旭东说。显然,理想卫浴的外迁,折射出的是南海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南海有村级工业园685个,作为南海乃至佛山专业镇经济时代最基本的经济细胞,它们遍布全区的每个角落。数据称,南海村级工业园的总面积达14.2万亩,包含有各行各业企业近3.9万家。这些村级工业园为农村集体经济带来了巨大收益,但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村级工业园的规划布局不合理,产业较为低端,且存在较多安全生产、治安、消防等隐患。作为南海工业发展最早的镇(街)之一,大沥也首当其冲地遭遇了上述难题。一个直观的数据是,当地的土地开发强度已逼近80%。

 

“南海是以实体经济、制造业为主的。”黄志豪说。他在今年6月提出,南海要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有品质、五年成品牌”的工作目标,着力建设广佛都市圈的新兴城市核心区、国内现代制造强区、区域合作发展新高地、基层善治示范区,加快建设“品质南海”,努力向“品牌南海”跨越。

 

这将是一场硬仗。因为它意味着,南海必须在村级工业园内推动难度较大的“二改二”项目,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附加值。显然,沥北的湖马工业区冲到了最前面。它将创新性地在全区首次采用分期滚动开发的方法,探索同时兼顾效益与质量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模式。

 

在日前发布的《大沥镇关于进一步推动村级工业园区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总体方案》中,大沥提出,在继续实施城市升级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村级工业园区综合整治。通过加大环保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创新土地整合模式,增强产业载体功能,努力打造一批“二改二”“二改二点五”的新型产业社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在该总体方案中,“招商引资产业提升”独立成段。大沥提出,“对已规划为商住、商业用地的村级工业园区,适时适当改变其功能或兼容工业功能,用于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产业建设,推动高能耗、低产出的村级工业园区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园区转变。”

 

“建立健全与招商引资相适应的项目储备库,重点引进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发展潜力大、科研带动力强、集聚和示范效应突出的现代产业项目,打造一批产业主题鲜明的新型产业社区,成为‘三旧’改造2.0版的典范。”

 

2.工业园区将连片改造开发

为实现上述目标,大沥提出了要坚持规划引领。“在编制控规时充分考虑产业用地规模,适度控制商品住宅项目,实现产业用地与商住用地的均衡布局。”被写入总体方案。

 

事实上,大沥并非孤例。在南海,对“规划引领”的重视程度正越来越大。包括大沥在内,区、镇(街)两级政府正形成合力,希望通过对村级工业园规划配套上的改善,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全面推进村级工业园区发展综合整治,彻底改变村级工业园区规划不全面、建设供给不足、发展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规模和水平上实现均衡发展。

 

被称为“史上最强系列方案”的大沥村级工业园改造方案由1份总体方案和7份配套方案组成,全面回答村级工业园区的“二改二”、“二改二点五”可以怎么改的问题。

 

要实现统筹规划,首先需完成对村级工业园的“摸底”。数据显示,目前大沥全镇共有148个村级工业园区,其中占地50亩以上的有75个,共占地17000多亩。对这些工业园区,大沥提出了“整治规范一批、强化监管一批、升级改造一批”的总体目标。

 

具体工作中,大沥镇提出要创新土地整合模式。如,“打破传统行政界线,多种方式开展土地资源整合,促进工业园区连片改造开发”;“探索混合出让和实行产业用地差别化供地方式。鼓励企业开展自主改造,对符合条件的产业用房实施分割登记、分拆销售,进一步提高改造升级效率。”

 

换言之,多个村级园区连片改造开发的土地整合“试验”或将在大沥发生,而此前在“广佛智城”开发建设中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或将被复制。

 

这一点在配套方案《大沥镇村级工业园区项目招商工作方案》中被进一步印证。该招商方案提出了三点,一是整合资源实现共同发展,二是建立镇级统一招商平台,提高招商吸引力及招商效率,三是打通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绿色通道”,建立统一协调机制。

 

多个村居已经动了起来。比如说,沥北经联社社委梁信荣,他所整理完成的沥北招商载体资源、招商项目的进度统计表已上交到大沥镇相关部门。据上述招商方案,各自社区需在会议召开日前,将当地招商招租项目及在半年内到期的土地、物业出租出让信息汇总提交,“我们统计了一下,在这两到三年内,沥北辖区各村级工业园的合同将相继到期。如,湖马工业区的整体占地面积共有230亩,属于沥北经联社、湖一、湖二、湖三经济社四者共同所有,理想卫浴旧址所在的地块属于一期改造项目,整个项目占地67亩,包括理想卫浴地块在内,目前已收回的土地面积已达30亩。”

 

3.大数据助力工业园区改造

“南海的辉煌在村级工业园,未来南海发展空间在村级工业园,村居收入与群众利益在村级工业园,但南海的污染和安全隐患也在村级工业园。”在今年6月底召开的南海发展工作务虚会上,黄志豪如是说。他指出的正是“二改二”过程中,村级工业园改造遭遇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周前由佛山市公安局披露一则消息侧面佐证了这一点。在这条标题为《明知故“排”污染环境 四名负责人被刑拘》的消息,肇事企业正来自湖马工业区。据称,南海区环保局在今年2月25日根据环境数据检测显示的异常情况,发现该工业区一家喷涂厂将处理不达标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厂外。多次摸排和调查取证后,这家顶风作案的企业相关人员被民警当场抓获。

 

以2007年“联滘事件”为分界点,整个南海区开始了后来被中国环保部相关负责人称为“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铁腕治污。今天,来自环保、安全生产等的外部性限制正越来越如影随形,该如何破解“紧箍咒”?对这个命题的回答将关乎南海村级工业园实现“二改二”的成功与否。

 

今年5月初,南海召开首季度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提出用三年时间对全区村级工业园进行全覆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同时,通过设立安全生产“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南海区环保局则在两周前透露,已制定了“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方案。据悉,南海拟斥资1700万元,推动全区685个村级工业园向第三方购买环境治理服务,在村居建设环保服务站,摸清全区的环保“家底”。

 

从南海区政务办,笔者获悉,南海正推动各个镇街全面铺开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通过包括环保、安全生产等事务的“入格”,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手段,打通治理盲区。如今,这些动作正因为区、镇的联动改变村级工业园的治理格局。

 

6月16日,大沥镇启动2016年“安全生产月”暨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活动,确定了包括沥北湖马工业区、沥中工业区在内的4个试点示范项目。而在开展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工作过程中,大沥镇成立了镇和农村社区两级的工业园区综合整治机构。

 

在上周五公布的总体方案中,大沥明确将推进网格化治理和环保服务站建设。大沥方面表示,在网格化治理推进中, “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综合工业园区地域界限、集聚程度等因素”,“抓好工业园区改造提升、环境整治、无证照经营、安全生产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实现整治提升和网格监管并驾齐驱,促进网格化治理与村级工业园区综合整治高度融合。”

 

而在推进环保服务站建设的同时,大沥将重拳对“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全面梳理村级工业园区企业排污现状、环境风险、环保手续等情况,按照‘分类整治、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清理淘汰、整治提升、强化监管三个企业分类名录,开展村级工业园区环境分类治理。”

 

■名词解释

分期滚动式开发

何谓分期滚动开发?陈旭东说,这是一种相区别于传统大拆大建的手法,“成熟一片改造一片、建好一片回迁一片。”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企业无需一次搬走,这样在改造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村民的经济收入不受影响,同时保证社区内的优质企业不会流失。

 

这种开发模式是基于如何兼顾效益和质量的考虑。在基层农村,改革要获得支持、减少阻力,需要一种共赢的思维。而一个有利条件是:因为工业区内的大部分物业租约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到期,而目前的租金水平只有5元/平方米,在大沥当地处于较低水平,村民有提高收益的期待。

 

“所以简单来说,我们的方式就是先由经联社带头,将属于经联社所有的土地逐步开发,建起产业载体,让租赁了经济社土地厂房的企业搬入。在保障经济社租金的持续性收入的前提下,推动经济社参与升级改造。”陈旭东说。

 

数据称,湖马工业区的整体占地面积共有230亩,属于沥北经联社、湖一、湖二、湖三经济社四者共同所有,一期改造项目的全部67亩土地是沥北经联社所有的,已收回平整的原理想卫浴地块面积约10亩,“最期又再新收回的20亩。”陈旭东说,这一模式的运用,使得沥北在当前征地拆迁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灵活地将湖马工业区的地块进行拆分,计划分期引进社会资本进行改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