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佛山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南海全力建设“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

南海在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上有了新抓手。8月30日,南海区分别召开建设“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工作座谈会和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工作座谈会。

 

“机器人是装备制造业的‘皇冠’,我们要建‘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从而带动南海智能制造,乃至珠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在两场座谈会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就南海将要打造“全球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和“全球创客新都市”向现场的企业家代表、媒体代表和协会等问计。

 

当前,南海提出要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而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另一方面,无论是打造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还是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核心区的建设,都离不开对国内国际人才特别是青年创客人才的支撑。一定程度上,“全球创客新都市”与“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的建设相辅相成。

 

努力建成最大的国产机器人应用示范中心

 

《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工作方案(讨论稿)》提出,凭借广佛都市圈核心区、佛山高新区的优势,借力中国工程院的创新资源,把南海打造成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努力建成国产机器人最大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应用示范中心。

 

在当前“中国制造2025”和国际工业4.0的大背景下,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加速了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成为了重塑制造业优势的新载体。在黄志豪看来,南海有这样的工业基础来打造“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

 

据统计,目前南海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1家,2015年工业产值1688亿元,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设计开发能力和技术支撑。与此同时,包括机器人、3D打印、精密装备等产业也开始在南海扎根发展。华中数控、新鹏、泰格威、艾乐博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并快速发展;而在平台建设上,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和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两大机器人技术创新平台已启用;包括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中科院光机电所、华南理工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密西根大学国际智能创新中心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构成的机器人研究创新体系也已初步成型。

 

黄志豪表示,南海要全面推动南海机器人集成创新建设,改变“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的南海制造业现状,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主体来打造一轮“太阳”企业,将南海的制造业从品质制造提升为品牌智造,从而带动南海智能制造,乃至珠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以狮山镇桃园东路为主线,东起禅炭路,西至佛山一环西线,将会打造成国际机器人创新产业园。”对此,南海区科技局常务副局长何焯辉说,这将使沿线的清华力合科技园、南海智库城、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园、慧泉科技园、华南IT创业园、星光小镇等载体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

 

把南海建成国内外年轻人聚集的乐土

 

“制造业一直是南海的强项,但是如何才能把南海建成国内外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成为年轻人的城市,创新性的产业集聚地?”在建设“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的同时,南海也对外抛出了要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的目标。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和地区的最核心竞争力。而南海区立足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和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发展定位,提出全力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其背后剑指汇聚全球创客,从而实现以人才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激活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此次南海提出打造的“全球创客新都市”定位为以创业型城市、创新型产业、创客型人才、创意型文化等作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要素的“城·产·人·文”融合发展的现代新都市。

 

“南海是大城的资源,小城的成本,接下来要抓住这一特点才能吸引人才。”南海区区长郑灿儒表示,这几年南海打造了不少载体也是成功的,接下来要结合南海实践国家政策来打造有特色的创客小镇。

而在此之前,包括时代地产明确提出在南海建全球创客小镇,新加坡丰树集团则提出要建设粤港澳青年创业社区。“所以今天政府顺势而为,成就企业家梦想,共同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黄志豪表示,希望能汇集各方资源,共同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

 

■纵深

 

“如果政府支持,我们带头作示范”

 

企业代表“点赞”南海发展机器人产业“有胆识”

 

“‘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这个名称是否恰当?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方向对不对?具体工作安排、目标定得是否合理?各项政策是否到位?”座谈会一开始,南海区副区长刘铭恩就向各界代表抛出了一连串问题。

 

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运用机器人技术推动自身制造业向品质制造迈进,成就产业品牌,南海计划通过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应用,打造一批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表示,南海要借此改变区内企业“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的现状;而召开座谈会,旨在集合各界精英,以跨界联席研讨的方式,完善政府的工作决策。

 

以核心科技引领创新中心建设

 

“南海是制造业强区,机器人是标杆性制造业,‘集成创新中心’的提法不错,中国在集成创新方面比较弱,企业之间的创新开放性、行业开放性比较弱,‘集成创新中心’是大胆提法。”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院长王群为南海的这个新目标“点赞”。

 

“核心技术研发是制造业体系汇总面临的大山,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就在于减速器、伺服器、控制器。这个不是企业随便能做的,要有严密的管理、研发体系、大量检测调查数据等。所以能否成为集成创新中心,要看这方面能否突破。要在全国领先,这起码是个重要指标。”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邓必懋表示,要建设“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必须要掌握核心科技。

 

如何掌握核心科技,如何赶超国外领先技术?海外并购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途径。美的收购库卡成为座谈会上提及颇多的一个案例,而南海也有不少企业已经迈出了实际的步伐。

 

东方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威炜说,该公司已经收购了意大利一家智能物流机械企业。“咱们先天基础有点弱,要广泛运用市场,希望走出去并购业内海外市场成熟的企业,弯道超车。希望在并购方面获得政府支持,不仅资金,还有信息等。”

 

“库卡是大公司,其实国外比如‘一带一路’沿线还有不少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南海可以通过并购等方式‘走出去’。”王群也赞成通过并购实现技术赶超,表示南海企业要“国际化”,要“走出去”。

 

南海区委副书记刘涛根现场回应,该区将划拨专项经费,加强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同时,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大力促进产业集聚。

 

“对行业的扶持不要‘撒胡椒面’”

 

到会企业中,雅洁五金有限公司、联邦集团、中南轮毂有限公司等都是南海传统产业中的标杆企业,他们对机器人都有一定需求。“机器换人的想法,我们10年前就在准备。我们的包装车间300多人,招人是瓶颈,需要机器换人。政府大力扶持机器人产业对企业帮助意义重大。”雅洁五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平说。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旗康也举了一个例子:清远一家陶瓷企业一条生产线需86个工人,而相同产量的意大利一家陶瓷企业一条生产线只需20个工人。“用不用机器人,差距非常大。”他说,经过核算,蒙娜丽莎目前的人工成本已高达6000元/月·人,机器换人需求迫切;但是,国外的设备很贵,而且售后服务很不给力,国内的设备则粗制滥造,达不到整线的制造效率要求。

 

“希望政府对应用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支持,不要‘撒胡椒面’。如果有政府支持,我们带头做。”张旗康现场“表决心”。

 

新鹏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磊也表示,从应用示范补贴来讲,政府应该重点扶持龙头企业。“老板有创新意识,我们可与他签协议,几年之内进行全面改造。这样让机器人企业和应用企业都有动力去做,会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中南轮毂有限公司已经从机器换人中尝到甜头。公司副总裁梁丽聪说,该公司某工序使用机器人后,工人数量从8人减少至1人,成本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也更加稳定。该公司正在狮山建新厂,在和融资租赁公司洽谈机器人使用事宜,“希望政府在人才资金方面再给支持”。

 

“我们将研究如何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示范应用的推广。”刘涛根说。

 

■关注

 

低成本国际化的创客之城如何打造?

 

“如何发挥南海优势引才留人”成为企业现场热议焦点

 

“南海GDP在全国占比约为0.33%。但中国每年700万大学毕业生中,南海只吸纳了四五千,比重远低于GDP占比。这说明南海还存在很大的引才潜力与空间。”昨日会议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将南海的引才工作形容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政企需联手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吹起一阵创新创业之风。

 

而针对企业提出的引才留人的成本、软硬件环境建设等问题,黄志豪则表示这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进行跨界合作,紧扣南海“广佛都市核心区”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的”的定位,综合开发,将其建成全球年轻人的城市。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政企共塑“白+黑”生活方式

 

毗邻广州,南海潜伏着大量的广佛“候鸟”,如何服务甚至留下这些“候鸟”成了会议的热议话题。“许多在佛山工作的同事朋友圈却在广州。南海若要吸纳更多人才,需要帮助企业降低员工的交通、住房等社会成本。”汇丰环球客户服务(广东)有限公司风险及管理总监陈焕珠说。

 

据她介绍,汇丰自落户佛山后陆续从广州带来了2000名左右的员工,也正加大从佛山本土寻找年轻人才的力度。

 

陈焕珠的观点得到了南海区区长郑灿儒的认同。“南海是大城的资源,小城的成本。我们吸引人才、打造各种平台载体,需抓住这一特点。”郑灿儒说。

 

黄志豪则表示,政府帮助企业降低运营的社会成本,共同为人才服务,对南海来说十分重要。“9月,南海将会推出让广佛同城出行更便捷的公交线路,使得大沥、三山等地与广州的公交时间保持在1小时以内。”

 

同样建议南海促进更多候鸟人才落户的,还有保利华南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康。“我对南海购房客做过统计,发现有很多广州客,他们过着‘5+2’的跨区域生活。南海建三山新城、优化创业和居住环境,就是要推动更多外地人才采取‘白+黑’的生活方式,即白天黑夜都在南海生活。”

 

他认为南海应尽快出台包含人才、平台、创业融资等在内的综合性政策,从基建、公共服务空间、特色小镇建设等方面,推动全球创客新都市的落地。

 

链接国际建全球人才创业热土

 

昨日的会议上,黄志豪还强调了南海人才储备与其GDP指标的不匹配。“南海GDP在全国占比为0.33%。如果引才比重也按这一指标,全国每年700万大学毕业生应该有2万多人流向南海。现实中,这一数字却只有四五千。”

 

黄志豪认为,首先房地产企业应努力塑造适合年轻人的住宅环境,为南海吸引资金、人才、项目、技术的集聚、进行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除了硬件,对软件环境的重视也成为了政企的共同呼声。在清华力合科技园总经理章阳看来,道路建设、政策扶持等硬件问题固然重要,但人才获得的成长空间、知识资源等软件,往往容易被忽视。

 

“很多企业有钱赚,但创新投入够不够,给人才成长空间和创业机会够不够?”他建议南海充分调动资源,比如狮山的高校资源,企业内部也应形成人才培育资源的流动与开放。“希望政府在软实力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在本土人才的培育、吸纳基础上,国际人才则成了南海新的追逐点。“我们始终对标全球,带领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与美国、以色列、德国、日本等7国开通国际直通车。比如与以色列孵化器对接,进行项目路演。还有企业在硅谷设立了研发中心。”天安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洋介绍。

 

他以深圳龙岗与硅谷的合作为例,认为南海可与国际顶级创新区域建立合作关系,借鉴这些区域打造投资人峰会、多元的双创活动等经验,塑造包容失败的创新热土。

 

为此,黄志豪回应称,“全球创客新都市”将跳出单纯房地产,而进行综合开发,就是为了打造高质量、国际化的创业社区,将南海的人才圈从珠三角逐步扩大到全国,乃至全球。(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