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佛山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南海将从四大方面融入大湾区建设

3月20日,南海区召开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开展专题学习。会议邀请了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谭炳才对《规划纲要》进行宣讲。

“我们要发挥南海产业、空间、人文、乡贤等优势,主动争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表示,要把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作为总作战图,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重振“虎威”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

专家建言

融入湾区发展打造国际化合作平台

“南海可以打造一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在专题学习会上,谭炳才结合《规划纲要》的精神向南海“支招”。

这是一个需要跳出南海看南海的问题。谭炳才介绍,湾区经济以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为其最重要特征。湾区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四大能力,并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两大功能。

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要求着南海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产业集群、城市形态以及开放创新的格局。

谭炳才向南海建言,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格局,找准四个发力点。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呈“A”字形的空间格局,正在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空间格局。四个发力点,简而言之就是做好土地空间储备整理,培育龙头大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开辟通往国际的通道。

“广佛”就是其中一个极点,“南海要向东看,配套广州的产业发展,接纳广佛同城带来的巨大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谭炳才认为,南海需要搭建起以高速路网和轨道交通为主的交通轴带,以承接各类要素。

“我们的产品要往国际上走,产业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布局。”谭炳才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南海便一直承接港澳的资本、技术,享受了粤港澳区域合作的红利。如今,依靠港澳打造通往国际是必由之路。

这与《规划纲要》提出的“支持佛山南海推动粤港澳高端服务合作,搭建粤港澳市场互联、人才信息技术等经济要素互通的桥梁”的精神相符合。

“高端的国际资源、高端的产业、服务业、人才一定会集聚在大湾区。”谭炳才表示,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过程中,“南海的国际化步子可以再迈大一点,构建开放型的产业经济结构。”

融入大湾区

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

如何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并与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相结合起来,是当前南海所要面临的问题。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规划纲要》学习研讨会上,南海区领导顾耀辉、蔡汉全、伍志强、黄颂华、冼富兰就如何以《规划纲要》引领南海的各项工作进行了主题发言。

当前,南海确立“两高四新”产业发展导向,提出“努力推动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呈现燎原之势”的新目标,以期撑起南海经济大厦的“四梁八柱”。同时要抓住“一环两站”(即“一环创新圈”和佛山西站、广州南站),推动广佛创新同城。

对于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所面临的机遇,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认为,一方面南海整体发展机遇不错,但是也面临着不少瓶颈,南海必须要有大格局思维,看得更远,不能只站在南海自身的角度而是要站在大湾区高度去及早谋划。他提出,南海接下来要从政策、交通、产业、文化四个方面对接融入大湾区建设。

据悉,目前南海已经专门研究制定了面向港澳人才扶持政策,广泛涵盖创业启动补贴、人才住房补贴和高铁通勤补贴三大方面。其中,在创业启动补贴方面,南海将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给予最高450万元的项目启动扶持资金,以及6年合计最高143万元的场地租金补贴。在人才住房补贴方面,南海将对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住房资金补贴,连续3年最高每月补贴1万元。

而为了方便港澳的一些投资创业者两地之间的往来,目前南海正积极向国家铁路总公司申请,尽早开通佛山西到香港九龙的高铁列车,实现同香港的人才、项目、资金方面的无缝对接。

此外,在产业方面南海也正围绕服务业和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对接。在文化对接方面,南海则希望利用好影视产业的带动作用,提升文化影响力,引进高端智库,帮助打造文化高地。

黄志豪在总结发言时候提出,南海要借助目前正在推进的机构改革调整,抓住全新的架构面貌,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再造一个新南海。要在全区迅速组织对《规划纲要》的学习,促使《规划纲要》的学习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网站,在南海掀起学习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