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肇庆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找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区域竞合格局中的肇庆“人才策”

10月18—20日,肇庆市将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举办“2019年区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二届肇庆人才节”。人才节期间,将举办包括座谈交流,开幕式主题演讲,区域科学国际学术会议,企业家创新论坛,高端人才项目路演对接,肇庆城市发展、创新创业和生态环境考察等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有望加速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在肇庆的集聚。


近年来,肇庆出台了“西江人才计划”“1+10+N”系列人才政策,各县(区)也纷纷加码出台各类引才政策,对标先进发达地区持续优化提升的引人留人配套政策与环境。放眼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等地都发出了“求贤令”,近年来竞相推出最强、最优、最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力争吸引各类人才扎根落户。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员,肇庆正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构建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成为肇庆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政策引人,以环境留人,肇庆将人才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寻求在区域新一轮竞合中成功突围。


真金白银对标一流招才引智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肇庆并未落于下风。


早在2016年,肇庆出台“西江人才计划”“1+10+N”系列人才政策,实施包括资助资金、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税收、医疗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和休闲福利等16项服务配套政策,成为肇庆有史以来最全面、最系统、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政策。


比如,肇庆每年会拿出公共财政收入的1%作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按规定给予补贴,对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扶持,提供3年免租100至5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


在完善配套服务方面,肇庆构建起“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落实16项“一卡通”便捷服务。2018年1月,肇庆市为124名高层次人才颁发“人才绿卡”,各类高层次人才凭卡可便捷享受出入境、子女入学、医疗优先等16项政策待遇。


来自市级层面的重大政策利好,进一步点燃了肇庆招才引智的热度和氛围,各县(区)纷纷加码出台政策和举措,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继“西江人才计划”出台后,端州区在全市率先推出县(区)级人才政策体系——“智汇端州”人才扶持政策,为各类人才提供津贴补贴、激励扶持、教育医疗、安家就业等一系列服务。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先后出台了《肇庆高新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快吸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实施意见》《肇庆高新区“123鲲鹏计划”实施办法(2016—2020年)》等政策,形成了“1+N”人才政策体系。最近,该区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发展的实施意见》,扶持力度进一步提档升级。


自“高要雄才”计划系列政策、扶持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28条政策措施出台实施以来,近年高要区成功引育了一批“高、精、尖、缺”团队和人才,评选出第一批35名“高要雄才”,重点培育“高要企业雄才”“高要科技雄才”等9类型拔尖人才。


 此外,德庆县实施“龙母英才”引才计划,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紧缺人才储备中心,对紧缺人才实行统一招聘、管理、服务和调配;怀集县自2016年8月创新实施“金燕归巢计划”,促进本土人才回乡创业……肇庆的山区县也纷纷结合自身实际,靶向对接各类紧缺人才。


从新政策来看,肇庆对人才的渴求可见一斑。这表明从县(区)到市都在全力引进、留住并用好人才。


产业变革释放“人才经济”新动能

2016年2月,肇庆与华南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次月,肇庆市首批西江创新团队带头人、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王新就作为研究院第一批进驻人员,从广州来到肇庆,全职参与研究院建设工作。


彼时的肇庆高新区,刚获批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久,正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此后数年,小鹏汽车、遨优动力电池等一批新能源整车及配套企业纷至沓来,推动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肇庆工作3年多,王新和他的团队在制氢、储能、污染物降解这三大领域都迈出了探索步伐。王新透露,今年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已孵化及引进项目有望突破1亿元产值。


在高要,当地搭建起7个汽配行业研发工作站,孵化12个技术创新团队,至今已培养出超过400名汽配行业高级技工及一批技术工人。相应地,高要汽配产业逐步从低端产品生产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从零星规模转向专业化、集群化发展。


从肇庆高新区到高要,肇庆各地不断升级的招贤纳才新政背后,是肇庆匹配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的人才需求,也是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先手棋”。人才与产业密切相关,不难看出,在人才政策发布的前后,肇庆已初步构建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框架。


据统计,2009、2011、2013、2015年,肇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和4000亿元大关,工业占据全市GDP的一半,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但肇庆作为珠三角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产业发展基础、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依然较为薄弱,必须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发展新动能。


基于这一考量,肇庆在2017年初提出《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五年(2017—2021)行动方案》,明确到2021年,肇庆将打造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引进培育6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新增600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


此外,肇庆还把“1133”工程作为工业发展的灵魂工程。通过走创新发展之路,力争到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确保建成10所本科高等院校、30个新型研发机构、3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

不断夯实的制造业基础,日益完善的发展平台,成为了“事业留人”的沃土,越来越多人才扎根肇庆,成为肇庆产业从量到质提升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


人才集聚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一位高端人才能带来什么?在各地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的探索中,这是一个核心命题。


已经成为全球创新之都的深圳,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开始借助院士力量。1999年,深圳引进了第一位院士——牛憨笨,出任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光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在牛憨笨的带领下,深圳光电产业从无到有迅速赶超了其他城市。有人评价说,“牛院士带给深大一个光电学科,推动深圳一个光电产业。”


肇庆在2017年升级为三线城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后发地区,肇庆更需要借助人才的力量,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在广东鼎湖山泉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吴木生已尝到了甜头。2016年,该公司引进了我国著名微生物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及其创新团队,打造包装饮用水的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吴木生说,目前吴清平院士工作站已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以及行业的共性问题,获得一大批专利成果,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


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底,肇庆全市人才总量达79.65万人,累计引进博士640人。自主培育“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1个、领军人才1名;柔性引进国内外院士41名、长江学者4名,实现引育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全覆盖。这些人才通过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增强肇庆的创新驱动力。


比如,入选“中国国家人才库”的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泳澎在电容器行业深耕25年,带队研发出行业领先的固态电容器;省科技创新专家库专家、怀集登云汽配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助理傅文兰通过大量实验,大幅提升汽配产品合格率;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张伟丽主动走到德庆县的田间地头,为当地的贡柑产业和南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与肇庆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相同步,近年来,肇庆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近两年,肇庆高企连续两年净增超百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和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实现“零”的突破,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全县域覆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413家、纳入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的单位有12家、高水平孵化器培育单位达16家。

    肇庆市高要区推进“汽配产业领航人才工程”项目,专才队伍持续壮大。图为工程师在高要一家汽配企业内调试设备。资料图片

肇庆市高要区推进“汽配产业领航人才工程”项目,专才队伍持续壮大。图为工程师在高要一家汽配企业内调试设备。资料图片


■个案

陈嘉龙:90后大学生回乡当上“新农民”


封开县江川镇新兴村的竹荪基地里,陈嘉龙忙得不可开交,一边将刚采摘的竹荪送到冻干车间进行保鲜处理,一边还要忙着通过电商将竹荪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在创业的年龄,我发现熟悉的家乡大有可为。”2016年,“90后”大学毕业生陈嘉龙离开了收入高、工作好的一线城市,带着致富的梦想回到家乡,和8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立了封开县木素菌业有限公司,计划在封开县种植竹荪。


公司成立初期,陈嘉龙带着几名合伙人远赴菌菇种植产业较为成熟的云南、福建等地调研,着手在封开搭建了3个试验基地。其中1个试验基地成功了,菌种生长情况出乎意料的好,这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


尝到甜头的陈嘉龙马上决定筹集30万元启动资金,正式开始林下竹荪种植,将梦想的种子播洒在了田地、林间,只待生根发芽、长成大树。


虽然这种竹荪的附加价值很高,但它有一个致命弊端——不易保存。为了让外地客户也能够吃到新鲜的竹荪,陈嘉龙团队与京东商城、唯品会等达成了合作协议,新鲜采摘的竹荪先在该公司冻干车间进行初级保鲜处理,然后通过和快递公司合作的冷链配送系统,快速发往全国各地。


“省内的一线城市当天可以送达,省外的周边城市甚至北京可以48小时送达。”陈嘉龙说,以前珠三角以及周边城市的客户只能食用到泡发后的干竹荪,现在公司采用冷链配送的方法后,当天早上采摘,晚上就能送到客户的餐桌。公司冷链配送环节逐步打通的同时,竹荪的订单量也越来越多。


2018年,公司的种植和经营步入正轨。“乡亲们希望过上富裕的生活,但苦于没有掌握一门技术。”陈嘉龙深深知道农业技术对于乡亲脱贫致富的重要性,更知道一个好的项目对于村民的迫切性。


于是,陈嘉龙团队提出,通过平台搭建一个“统筹种植生产、统筹运营管理、统筹加工营销”的运营模式,和农户实现互惠共赢。


在这个“公司+平台+农户”模式里,公司向农户提供菌种、基质(竹碎、木碎)和免费转让技术,农户则向公司提供劳务输出、土地流转和竹木原料等,公司对于农户种植的新鲜竹荪,以市场价敞开回收。


按照目前竹荪的市场定价和旺盛的需求,普通农户每家种植一亩地的竹荪,年利润就可以达到5000—6000元,而且种植竹荪不会占用农户的可耕田,只需要在有竹子的林间就能种植。


目前,已有20余户农户加入了他们的竹荪种植项目,其中有8户是当地的贫困户。陈嘉龙计划在今年再扩建200多亩的面积,并以这种模式在其他村镇进行复制,在封开全县形成特有的竹荪产业链。


付振晓:深耕17载的肇庆创新带头人

在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可靠性检测分析中心内,一台X投射分析仪将电子元器件内部结构清晰呈现在电脑屏幕上。作为最终把关人的付振晓聚精会神地盯着试验,一丝不苟地完成各个检测步骤。


从泰山脚下来到七星湖畔,付振晓来到肇庆已有17个年头。从一名博士研究生成长为企业科技带头人,创新是他职业生涯的关键词。


付振晓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的付振晓,2002年8月进入风华高科后不久,就接到了一个棘手的任务。


当时,风华高科面临技术转型挑战,需要实施镍电极瓷粉国产化项目。这是一项包含了镍电极工艺技术、电子材料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国际先进集成创新,是当时行业的标杆技术。而这次攻关任务,落在了新引进的人才付振晓肩上。在难题面前,付振晓从未退缩过,而是带领技术团队沉着应对,将难点逐个击破,顺利完成任务。


此后,他还进一步主持了无铅系列瓷料研制开发工作,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还实现了材料本土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国内生产厂家的市场竞争力,填补了国内空白。


“我们要仔细检查是否有缺陷,继而不断改良,确保可靠性。这样的检测与改良,有时候需要进行二三十次,有时候也有上百次。”付振晓说,在科研创新中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曾经在研发某一产品时经过了300多次改良,才达到客户的应用标准。


截至目前,付振晓带领团队已累计申请专利59项,获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主持制定行业标准2项。在他的推动下,2015年,风华成功获批建设国内唯一一家在电子元器件材料领域设立的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付振晓深知科研创新需要一支高端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为进一步激发和保持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激情和热情,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他从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等制度着手,在完善管理方法的同时加大了激励的力度,并于2017年起推行风华高科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激励制度,进一步活跃了风华的创新氛围。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