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精准全覆盖深对接”帮扶阳江教育
珠海对口帮扶阳江着力开展“高精准、全覆盖、深对接”的教育帮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为阳江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可持续的人才智力支撑。
率先在全省开展“千名教师医生交流培养”工程,一批批珠海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扎根阳江,在帮扶岗位上结出累累硕果:两年来开展专题讲座、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等多种教研活动2200多场,通过形式多样的“传帮带”指导和培养当地教师骨干1300多名,授课学生近1.8万人……
扶贫先扶智。“千名教师医生交流培养”工程是珠海阳江两地大力推进教育卫生全面合作的重要抓手。珠海对口帮扶阳江在全力推动“三大抓手”等核心任务的同时,着力开展“高精准、全覆盖、深对接”的教育帮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让阳江人民在对口帮扶中普遍受惠,为阳江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可持续的人才智力支撑。
人才培养“高精准”
帮扶阳江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针对阳江城乡教育不均衡的问题,珠海对口帮扶指挥部联合两地教育部门开展“名师课堂”活动,先后从珠海选派200名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深入阳江各乡镇的学校举办优质教学示范课,让基层乡村教师在家门口“充电”。该活动计划三年内培训万名乡村教师,截至目前已培训乡村教师6000多名,提升了基层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
校长能力建设对于中小学发展至关重要。珠海阳江两地还联合开展阳江中小学校长能力建设培养工程,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和珠海名校校长到阳江,对500名中小学校长进行重点培养。同时,阳江还选派100名校长到珠海跟岗学习,与珠海名校长们零距离沟通、全方位提高。
此外,珠海阳江两地还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创新进步,通过“百家学校结对共建”推动学校整体建设的改进完善。如珠海对口帮扶阳江指挥部主导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技术培训理念、课程规划和认证资质,与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全国首家德国双元制跨企业培训中心——粤德合作阳江职业教育与培训基地,首创“双元制”职业教育园区化、企业化办学模式。
帮扶对象“全覆盖”
推动阳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珠海阳江在教育帮扶共建中,从教育理念模式的引进、资金设备的投入、人才队伍的培养、新经验新技术的应用做到全覆盖;从两地百家学校共建到帮扶农村偏远学校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做到了全覆盖;从帮扶普通中小学基础教育到帮扶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做到全覆盖;从加强基础建设推进教育创强到两地合作推进信息化建设做到全覆盖。
截至目前,珠海已投入1亿元的教育帮扶资金,推动教育领域的全面建设。为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动阳江五金刀剪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珠海帮扶指挥部投入帮扶资金3000多万元,在产业园区内建设粤德合作阳江职业教育与培训基地,根据阳江产业发展需求,设置工业机械工、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等四大专业,三年内为阳江培养5000名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为有效缓解阳春市主城区学位紧张问题,香洲区投入帮扶资金200万元,帮助阳春一小改建分校,购买教学设备,该校目前已投入使用。为推动阳西县教育信息化建设,斗门区投入帮扶资金100万元用于帮助引入“粤教云”信息化教学平台、购买相关设备和进行操作培训;高栏港区投入近百万元用于购买多媒体教学平台等教育信息化装备,推动阳江高新区中小学实现“校校通”、“班班通”。
教育合作“深对接”
促进教育资源“江海融合”
在珠海阳江教育帮扶共建的“朋友圈”里,既有两地党委政府的强力推进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交流,又有两地100多所中小学校、职业学校、高等院校的对接共建,还有近百家珠海企业与阳江学校的合作办学。例如,珠海格力集团在阳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技能培训基地,双方建立了人才培养和就业援助长期合作机制;珠海君怡集团出资110万元改善江城区南排小学基础设施,并设立面向教师的教奖基金,鼓励该校教师提升教学教研水平。
此外,珠海两地还积极开展“情暖阳江”献爱心活动,组织珠海爱心人士、慈善机构、行业协会等,到阳江捐赠书籍、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据统计,珠海方面共向当地学校赠送了总值超过50万元的书籍2.4万余册,捐资助学269万元。如今,珠海阳江形成了全面深度对接的教育帮扶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江海融合”,促进阳江教育发展蓝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