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两项设计界“奥斯卡”大奖的阳江人
任何一个时代,都少不了工匠精神。
有着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奖”此前公布信息,广东阳江有一家企业凭借两种产品拿下两个大奖。德国“红点奖”是全球顶级的专业设计大奖,这个奖项从来都是一些著名的国际大公司和专业设计公司的天下,特别是在国内的移动照明行业里,鲜有荣获国际性权威奖项的品牌。这家企业的创始人梁兵带领他的研发团队以精致专一的工匠精神,六年磨一剑,终于摘下了两项德国“红点奖”。当然,人们更感兴趣的是研发这两项获奖产品背后的故事。
六年磨一剑的研发历程
梁兵是阳江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打拼,凭借精通英语的优势和创新意识,他于1998年创办了广东百源实业有限公司,后又成立了纳丽德工贸有限公司。这次获得德国“红点奖”奖的新产品,正是梁兵带着他的研发团队最新研制成功的USB直充调焦头灯myStar、双光源USB直充手电P5G两种产品,并在美国等国家申请了发明专利。
“有人问我,前前后后花了六年时间研发这种头灯和电筒,值得吗?值得,真是值得。这不是普通的手电筒,代表着我们掌握了最前沿的手电筒先进生产科技,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储备和发展力量。”梁兵说,人生快乐在于创造价值,即使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也要充满激情,把钟撞得震天响。
六年前,开始研发新一代手电筒时,梁兵要求团队确定一个方向,首先定义未来的手电筒发展趋势。第一步是做市场调查。他们发现了市场上已有的国际名牌产品不足的地方,如人机工程学不足,产生的光斑不够好等。然后定下了未来手电研发方向:人机工程学方面要易用,消费者拿到手就会使用,因为消费者使用时最讨厌学习新的东西;其次是产品性能要超过市面的产品;三是简洁。达到这三项要求才有信心参加评奖。
工业设计看起来简单,要做精却非常难,尤其是细节方面更难。梁兵说,开始设计产品的时候,比如头灯外观设计,有一些细节总是感觉不够自然。后来,他们请来了一名专业手机外观设计师协助设计。又比如,套在头上的头灯带子做成什么形状才让人的头部感到舒服,于是他们又请来了一位专门设计内衣的设计师协助设计。为了设计这两个产品,他们花费了100多万。有员工问梁兵,花这么多钱设计值得吗?梁兵说,值得,在研发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员工的技能水平。
创新是对传统工艺的继承
研发创新不是闭门造车。梁兵重视研发投入,每年都定期派出员工到外国参观学习,这家公司可能是阳江民营企业之中员工出国机会最多的企业。
在开发新产品时,他要求研发人员首先搜索世界各国的市场情况,然后综合简述,创造性地模仿,通过模仿吸收精髓,最后一步才是创新。这样一步步走下去,才有成功的可能。
比如获得“红点奖”的手电筒,它能在同一个反光碗射出两种不同颜色的光线。拧一拧旋钮,就会射出白光或绿光,或者根据不同行业需要设置不同颜色的灯光。比如猎灯,是一白一绿两色光,用绿光照一下猎物,某些动物对绿光没有反应,因为绿光对某些动物而言是非可见光。这样猎手可以从容瞄准,而白光可以做其他正常的照明之用,免去了携带多个照明工具的麻烦。为了让电筒开关手感更好,声音更好听,他们参考了各种资料,试验失败了不知道多少次,后来才确定了7-12牛顿力作为开关的力度。这些都是工业设计上追求极致的例子。
梁兵说,现在“工匠精神”一词红遍大江南北。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专一,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的极致追求。中国制造迈向2025,离不开工匠精神。
目前阳江五金小刀行业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以一种极致的工匠精神去做一把刀,不讲究成本,这样的刀,在国外卖到了1000美金甚至1万美金一把。梁兵认为,当前工业生产有三个方向:一是以成本取胜,二是以性价比取胜,三是不考虑性价比,只考虑性能把产品做到极致,体现出当代行业最先进的制造工艺水准。后两种应是阳江工业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梁兵现在每天坚持读10页英文书,查找国际前沿产品的市场情况,为今后的研发确定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