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区致力锻造能带富善治理的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鼎湖区致力锻造能带富善治理的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积极为广大党员提供服务、增强带富能力平台,充分发挥村干部经济能人的模范带动作用,唱响了党群共同致富的和谐欢歌。
“第一个吃螃蟹”:带头致富才能更好带领致富
一个村发展面貌的改观,很多时候就是村支书主任“吃螃蟹吃出来的”。莲花镇分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少华立足分界村规模小、人口少、经济基础较差的现实条件,提出想发展必须靠种养业的思路,作为领头雁的他以“东亮式”党员创业贷款活动为契机,创建了华兴猪场,年收入800多万元,在任书记主任18年来,他带动党员群众在种养领域创业就业,大力发展村组集体经济。如今,分界村村组经济从原来的10多万元提高到90多万元,群众年分红从400元提高到2000多元。永安镇岐洲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主任劳伟明由普通农民打拼成为肇庆市联兴农业养殖有限公司的老总,经营养殖场年产值超4000万元。他敏锐地意识到养殖产业前景看好,但岐洲村村民考虑资金、技术等问题犹豫不决。针对村民顾虑,表态“我个人垫资,经营得好利润归集体,亏了算个人”,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村民解决饲养过程的问题。目前,该村的人均分红从1000元提高到7000多元。与传统管理型村干部相比,这几个村的支书主任思路开阔,新点子多,有活力、有眼力、有魄力。“选好一个人带富一个村”。党员群众说,要选就要选这样的人。
“点绿成金”:走家门口致富的发展路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生态是农村发展的最大“金矿”。村支书主任的理念思路,影响着村级发展的出路。村干部们都重视做活“农”字文章,发展“美丽经济”,主打“三张牌”。打好生态牌,“没有富,美只是空架子;没有美,富只能一阵子。”凤凰镇新凤村原先以伐木为主业,过度开发将损害生态环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国辉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提出停伐,转而向生态要效益,短短几年就实现了从“卖林木”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目前,该村实施“以旅兴村”的思路,打造出旅游党建精品点、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店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党建”发展模式,党员年服务游客达3万人次,截至今年11月,该村旅游业总收入2700多万元,同比增长12%。打好文化牌,凤凰镇良田村保留着浓郁客家风情的民居和淳朴的民风,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锦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保护和挖掘客家文化为根本,保护性开发客家民居和古建筑,投入运营客家民宿体验馆,今年“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4000多人次。打好土地牌,新凤村集体所有的黄金沟、九龙湖景区与北京碧立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租赁期50年,共计租赁费93万元。租金每年按10%递增,每年村集体将获得土地租赁费100万元,每户村民每年至少分红2500元。
“发展集体经济不松懈”:群众富、集体富才是真的富
集体经济是村党组织增强政治功能、加强村民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集体经济,村干部说话也不响。”村干部们都把壮大集体经济紧紧抓在手上,千方百计拓展增收渠道,“富了群众,火了集体”。沙浦镇桃二村党支部书记石海源把一个村当成“一个农产品企业”来经营,实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统一管理,木瓜、粉葛、香蕉等极具本村特色的农产品得到优质发展,今年桃二村村民人均收入达1.3万元。桂城街道龙一社区集体经济基础较好,但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何永泉不满足于现状,提出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做强做大。他们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引凤筑巢”,目前,该村引进了恒达不锈钢厂、华大电子厂、立骏公司、信业公司等企业,在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同时,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40多万。
“遇事商量着办”:建设民主和谐的村(社区)共同体
“村(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需要家家户户的共同呵护。”村干部们深深意识到,没有好的机制,再富有的村也不能长久。村支书主任不仅要抓好致富,也要抓好村(社区)管理,做到民主治村、和谐兴村。广利街道院主一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梁志球制定了社区业务监督制度,成立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实现了他所承诺的“民主议事在前,决策公布在后。”桃二村划分3个片区,由村民小组组长任“片长”,每名党员都有“连心户”、每家困难户都有“服务员”,村支书定期主持召开民主议事会。从全区各村(社区)看,“四议两公开”、党员议事会等基层民主制度的推行,较好地激发了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村支书主任们说,只有遇事有商量,群众才好商量,老百姓才会全心全意支持我们,真心实意跟着我们干。
“搭上改革发展顺风车”:在落实中心工作中发展壮大
村的发展看起来是个体的成功,实则是整个农村改革发展的成果。村干部们非常关注市委、区委的决策和部署,谈起“和美乡村”、“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百日攻坚”、“棚改区改造”头头是道,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思路有招数。他们认为,上面的政策项目、重点工程是村里发展的大机遇,必须主动去跑,尽最大努力争取。沙浦镇典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集安以创建“和美乡村”为契机,大力推进村庄整治,积极“跑腿”筹集资金280多万元,投入东江村小组的路硬底化、下水道改造、排水排污、改厨改厕等民生工程中,曾经被“脏乱差”淹没的农村,渐次被清新恬淡的田园风光所代替,让村民看得到、感受到创建和美乡村,改善人居环境的实惠。“心中有大局,手中有算盘”,这是新型富民好村支书主任的一个共同点。在他们的带领下,这些村既很好地落实了中心工作,同时又实现了村自身的“华丽转身”。
下一篇:阳江港去年吞吐量逾22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