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装备制造业 如何领航珠西?
27日,广东召开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工作会议,会上印发《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吹响了我省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的号角。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是我省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最大亮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珠江西岸“六市一区”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77亿元,同比增长9.6%,装备制造业投资451.2亿元,同比增长42.5%。新签约投资额超1亿元装备制造业项目共87个,计划投资总额378.4亿元。在建投资额超1亿元装备制造业项目共197个,计划总投资1186.8亿元。
省委书记胡春华在27日的会议上明确指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自去年8月份启动以来,开局良好,要继续保持好的发展态势,紧盯先进装备制造精准发力、重点突破,主动对接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庞大装备市场需求,面向国内、国际先进装备的市场需求积极参与竞争,加快建设进度,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基于此,首届珠西装洽会也将于下月在珠海召开,旨在推进“六市一区”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品、技术、人才、项目、资本对接。对于江门而言,看珠江西岸其他兄弟城市是如何组织实施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将有利于我市接下来更好地发挥珠西行动的“主战场”作用。
江门装备制造业 如何领航珠西?
珠西战略无疑是江门装备制造业向高水平跃升的重要机遇,也是江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着力点,这将是江门崛起的重要机会。
2014年,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300亿元,工业增加值284亿元,同比增长16.5%,超过全市工业增速5.5个百分点,形成了轨道交通、船舶修造、汽车零部件、摩托车制造以及智能制造等特色鲜明的产业。目前,我市已培育和引进了一批如中国中车、大长江集团、富华重工、海信集团、中集集团的骨干龙头企业,并涌现出一批具有不少成长性、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如科杰、高新凯特、广东海鸿、江粉磁材等。
在行动措施方面,我市已围绕珠西战略制定了“一个纲要五大行动方案”推动江门建设成为装备制造业产业高地。与此同时,我市正在加快建设江门大道、深茂铁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将江门打造成为“珠西枢纽”;着力将“1+6”园区做好做优做出特色,搭建大广海湾粤澳合作新平台;全面落实好创新驱动“1+8”政策,细化落实好“2886”工程争取小微双创工作做出示范。
为了加快先进装备制造项目的招商和落地,我市也不断强化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围绕把广东南车打造成为中国中车广东总部基地的目标,主动对接中国中车,开展生产资质申办工作,力争年内拿到生产许可证,扶助广东中车市场开拓。主动对接中集集团,跟进中集模块化建筑生产基地、中集先进装备制造(激光)基地和研究院增资项目。加快新会富华工程装备制造、广东富华机械集团鹤山工业园、大长江摩托车研发中心、海信冰箱及洗衣机等重大项目建设。要强化招商引资。跟踪落实好赴华东、东北等地招商项目,推进海亮精铜、德尔福汽车线束、克诺尔轨道交通等已签约项目落地。
市委政研室原主任李超奇认为,江门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须考虑两手抓:一方面要围绕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狠抓一批重大新项目的谋划、招商、引进、建设和储备,以高素质的增量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另一方面要抓好现有产业的扩张、改造、升级,大力支持现有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增加投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不断发展壮大。各市、区也要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人才技术等实际情况,精心谋划发展新格局,选准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狠抓落实。
上一篇:江门市扶持小微企业出实招
下一篇:助力小微企业融资超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