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巨头抢滩江门 支柱产业借电商平台谋转型
在江门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中,电子商务作为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促进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动力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积极从载体建设、平台建设、支撑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给予扶持。一方面,不少支柱产业的代表企业率先“触网”,运营电商项目取得一定成绩;另一方面,国内电商巨头也纷纷抢滩江门市场,为江门进出口搭起多个交易平台。而作为农业大市,江门的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借助电商平台,江门正谋求“互联网农业”的美好未来……
支柱产业率先“触网”
新会陈皮古典家具涌现成功案例
8月中旬,由新会区政府主办的一场电子商务研讨推介会,在新会古典家具城博览中心举办,会上探讨了传统企业如何向电商转型等方面的问题。新会区古典家具商会、新会区不锈钢制品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以及各镇街企业代表共200多人参加。
“据不完全统计,古典家具行业‘触电’企业超过1000家,都希望多一个销售渠道,基本上都是实体店与网店同时运行。但目前网店主要用于宣传,吸引客流到实体店。”研讨会邀请的江门电商协会负责人和阿里巴巴的专业讲师们,为企业代表们分析电商发展趋势,介绍资源平台,分享传统企业向电商转型的成功个案。
近年来,新会不少传统企业不同程度地向电商借力转型。有本土企业认为,对于传统零售商来说,实体店早已度过了快速成长期,市场份额几乎已经固定,从网下发展到网上,大势所趋。
新会区经济信息与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未能完全统计到新会区内有多少电商企业,但可以肯定“触电”的企业不少,主要分散在新会陈皮、古典家具、五金不锈钢三大特色产业中。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电子商务在新会区的发展呈现出分散、零碎等特点。目前,新会区电子商务做得较好的是新会陈皮行业,特别是新会陈皮村在2013年就投入几百万元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
像新会新宝堂陈皮,在不久前的“双11”中,数小时内便打破了去年记录。从摸索到站稳脚跟,新宝堂在电商行业做了7年,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天猫‘双11’的成交额是1120632元,比去年上涨了100%,5年和10年的陈皮干货是最受欢迎的。”
新宝堂总经理陈柏忠认为,“把新会陈皮品牌和新会陈皮文化推广至全国乃至全世界,需要充分借助网络的力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他表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日益成熟,今后还要继续向各大电商平台扩展进军,推广新会陈皮养生文化。
新会另一积极“触网”的红木家具产业,同样有一批红木家具生产商依托电子商务,开拓网上市场,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其中,森木家具董事长蒋华侨是较早涉足网络销售的一员。
“我当时跟亲戚朋友拿点货,有客户下了单,他要什么我就去外面采购,简单点说就是‘代购’。”蒋华侨一开始虽然是调货赚差价的角色,但他的网店第一年就创下1500万元销售额。蒋华侨坦言,能取得这样的销售业绩,一方面是红木家具业方兴未艾,红木消费群体不断增大,而他的网店依托新会红木生产基地,减少了中间环节,相较实体店,价格优势更突出。
与其他从事实体店再拓展网店的商家不同,蒋华侨在积累了一定资本后,2012年才正式建起了森木古典家具的品牌实体店,这样他的线上线下销售链条更趋完善。随着网店信誉度提高,一些大型红木家具制造商也会主动联系代理,几年下来,他的销售不断扩大,森木古典家具公司已积累了过千万的资本。下一步,他希望线上线下互助,延伸私人定制等个性化服务项目。
政府搭台电商抢滩
江门进出口买卖搭起多个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江门市在各大电商平台注册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超过20万户,电商交易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40%以上。按照江门市制定的《江门市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规划》,到2020年,全市电商交易额要突破1350亿元,网购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超过15%。江门的“大蛋糕”吸引了不少电商前来合作,已搭建起多个进出口买卖平台。
据悉,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积极从载体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进行扶持,一批重点项目如高新区的电子商务园区、珠西智谷电子商务集聚区、阿里巴巴产业带等正在积极建设。
10月28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举办“江门电商谷”项目启动仪式。该项目经过三个多月试运营,已有100多家江门地区的中国网库“单品通”会员成功上线,线上交易额约1200万元。
“与目前已经火热的淘宝、京东等B2C(即企业到用户)模式相比,中国网库做的是供应链电商,即B2B(企业对企业)。”江门网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童文强说,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B2C的产业模式已趋于饱和,而以B2B为基础的供应链电子商务正在崛起。
目前“江门网库”正积极与江门市已有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相关方接洽,计划首期在江门建设20个有特色、有优势的全国性单品交易平台,这些平台有望在年底建成。
而在11月24日,“开启1688路·江门站”活动揭幕,江门站作为阿里巴巴1688商学院全国巡回活动的首站,辐射全国。据悉,该活动是由1688商学院举办的大型电商线下公益活动,同时整合阿里四大部门资源(家装行业、搜索排名、产业带、1688商学院),针对江门本土LED、水暖卫浴等行业商家电商运营的困境,由阿里家装行业资深运营专员亲临现场,解决传统电商运营难题。
据悉,自5月18日江门市与阿里巴巴集团正式签约共建“1688进口货源”项目并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发展跨境产业的第一批合作伙伴起,经过4个多月的准备与发展,9月22日,阿里巴巴1688进口货源·江门站正式上线,该项目为江门进口贸易企业提供一个线上的商品展示、交易的特色综合服务平台,形成进口企业的规模集聚,借助江门优质的侨胞资源、高效口岸通关能力以及发达的交通路网优势,实现线上交易与线下集散的最优资源整合。
据项目第三方运营方江门盈信创展介绍,目前除了进口货源项目外,该公司还负责阿里巴巴江门产业带的运营。与进口货源相反,江门产业带平台则主要通过阿里的平台销售江门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的优质商品,如LED灯具、红木家具、水暖卫浴产品等。阿里巴巴江门产业带平台4月17日上线,3个月内与200家入驻企业签订服务协议,6个月内与500家入驻企业签订服务协议,基本覆盖江门市辖下四市三区的优势行业。
城市电商日趋饱和
电商巨头争夺江门农村市场
随着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市场趋于饱和,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开始将目光投向农村市场,两家公司近年来双双斥巨资布局农村市场,逐步完善物流网络和相关基础设施,同时借力国家惠民政策,吸引购买力日益强大的农村消费群体。今年以来,江门区域内各县级市纷纷与大电商平台合作,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进驻恩平,新会则与京东合作打造农村电商2.0,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8月10日,恩平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农村电子商务合作意向协议,这是阿里巴巴集团在江门的第一个农村淘宝项目,恩平则视之为推进“互联网县域经济”电子商务产业的重大突破。10月10日,首批37家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全面开张,据统计,开业首日,恩平市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下单4500多个,交易额达45万元,创造了广东省农村淘宝县域开业最高订单纪录。10月28日,农村淘宝恩平服务中心也正式开业运营。
在11月13日新会陈皮文化节开幕上,京东集团与新会区的合作成为会场焦点。围绕农业电商为主题的京东中国特产·江门馆也同时启动。10月28日,本届新会陈皮文化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期间所签署的《关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京东与新会合作建设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正式进入实操阶段,并成为新会地区引进的首个农村电商项目。根据协议,京东将把新会区作为华南农村电商重点布局对象,并与新会区政府共同打造O2O农产品直供基地和地方特产馆,打造京东首个农村电商2.0示范点。会上,京东还与新会共同推出“互联网旅游”、“互联网 陈皮银行”,尝试探索新会农业发展生态圈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