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广州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广交会,为中国制造装上创新引擎

广交会上创意创新产品最吸引眼球。图为广东企业生产发明的带烘干功能晾衣架。 广州日报记者 邵权达摄

广州声音

19日,第120届广交会一期闭幕。在全球贸易低迷的大环境下,创新成为近几年广交会上的高频词。本届广交会上,中小外贸企业普遍反映出口产品提价困难,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相比之下,品牌企业、创新企业普遍反映利润率较高,产品竞争力较强。

广交会向来被看作是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广交会的热门出口商品,这也说明,面对全球贸易低迷困境,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通过各种创新寻求出路,推动“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智造”转型。

众所周知,国际分工的“微笑曲线”中,位于中间的“加工制造”附加值是最低的,而附加值高的两头,一端是“研发、品牌”,另一端则是“营销、服务”。长期以来,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更多是充当制造者。而目前,创新正在“微笑曲线”三段全面开花。

首先是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创新,尤其是加大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力度,已经成为广交会参展商转型升级、应对挑战的共识。从本期广交会现场不难看出,可穿戴设备、VR、新能源为代表的创新产品是最受采购商热捧的,个别展位的体验活动甚至出现排队等候的场面。而传统产业显然也加大了研发创新力度,推出了不少高端化、智能化的升级产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比如,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大件家电已经迈入智能时代,而豆腐块大小的便携式迷你熨斗、手持型洗衣机等创意家电也让采购商大叹“来广交会真是长见识”。

其次是服务创新。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把思路由单纯卖产品转向提供设计、安装等一条龙服务。比如,今年广州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最新项目就是采用EPC模式(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通过整合资源,结合室内设计和集装箱模块化建筑的概念,为客户提供设计、采购、施工等一站式服务。主营胶带、管道等基建产品的浙江杭宝集团不仅带来了几款自主研发的新产品,还从提供单一产品到提供集成解决方案,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这些不仅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第三是设计创新。技术创新的投入大回报时间长,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成本高,风险大,也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转型动力,设计创新则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轻盈转身。通过设计和创意来塑造品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也成为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直接推动力。从2011年起,广交会就设立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即PDC,以促进国际优质设计资源与中国外贸企业的有效对接。在广交会上,不时可以看到吸引人眼球的创意设计产品,机器人造型的儿童登机箱,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座椅,还有功能依旧但造型别致的文具等。

从1957年至今,广交会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它给中国外贸和经济发展带来过辉煌的昨天,如今,广交会又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全新起点。众多创新创意产品在广交会上成爆款,这个风向标也在提醒中国企业,只有在创新引擎的推动下,“中国制造”才能稳步迈向“中国创造”,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而加大创新升级力度,仍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