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彩色不锈钢调色效率提升至少3倍?佛山一企业研发AI系统
日调色量从10个猛增至50个 产品色差率近乎为零……
桂城企业研发的AI系统 正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春天”
“生产效率提升3-5倍,这是在没有运用AI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事。”广州托马斯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托马斯供应链”)创始人赖国亮说道。
桂城企业研发的AI系统 正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春天”
“生产效率提升3-5倍,这是在没有运用AI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事。”广州托马斯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托马斯供应链”)创始人赖国亮说道。
赖国亮所说的,便是他们研发的一套“托马斯智能配色系统”,只需输入颜色代码,AI系统瞬间生成配方,这套系统让彩色不锈钢调色效率提升至少3倍,损耗率从20%降至5%,成为佛山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的鲜活注脚。
在实验室里,年轻工程师手持色差仪扫描金属板,RGB数值跃入屏幕的瞬间,AI系统自动生成配方——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正掀起传统制造业的深层变革。
作为深耕彩色不锈钢产业十多年的“老手”,赖国亮深知,传统不锈钢表面处理的打样环节,主要依赖资深调色师傅的经验,需反复调整温度、化学配比等参数。即便经验老到,成品率仍像“开盲盒”,企业每年因色差报废的材料至少占20%。 而如今,实验室里已不见老师傅挥汗调色的场景,年轻人用色差仪扫描样品,数据输入系统,几分钟就能获得精准配方。在赖国亮看来,AI就像超级大脑,从百万级数据里总结出调色规律。
变革不仅在于速度。系统可24小时运转,单日调色量从10个猛增至50个;新手经短期培训即可上岗,彻底打破“5-10年出师”的行规;产品色差率近乎为零,客户定制化需求也能快速响应。“这一变革不仅简化了调色流程,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不锈钢表面处理行业带来了革新性变化。”赖国亮说道。
在今年开年相继召开的广东省、佛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均把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作为佛山、南海的中心城区,桂城早在2024年就主动抓住AI大模型发展的机遇,率先行动起来,编制了全市首个镇街层面的人工智能工作方案——《桂城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工作方案》,发布规模1亿元的人工智能投资基金,力争成为全市抢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先行者”。
这一智能配色系统就是中科科创在桂城成立的广东沃土钻研坊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托马斯供应链联手推出的一个项目。它的落地运用,不仅彰显了技术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价值,更为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范式。
从“制造”到“智造”,AI正深度重构生产逻辑。“这个技术的泛化能力很强,我们目前先服务好不锈钢行业,接下来还计划把这项技术延伸到佛山的板材、铝型材、服装、印刷等行业,为更多传统产业将插上AI翅膀。”赖国亮说道。 来源:南海融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