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如何舞动“创新链”
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动工、《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一口气推进133个重点项目,合计约1331亿元……在23日举行的第二届顺德国际投资年会上,顺德亮出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的新一轮布局,让与会者眼前一亮。
轨道交通的大发展推动顺德融入广佛都市圈。而由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段串联起广州大学城、广州科学城与顺德美的、碧桂园、广东工业设计城企业和重大产业平台的无缝对接,将加速珠三角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在顺德聚集。
手握一副好牌,顺德该如何实现创新跃变?现有的产业链又如何与创新链进行融合?在当天的国际投资年会上,围绕会展经济、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科金产融合顺德重点发展方向,也引起了与会者的热议。
打造珠三角城市群资本和人才聚集的洼地,顺德以开放引领为战略,以“建轨道、领创新、强装备、推会展、造医药”为战术思路的区域创新体系正在逐步成型。
轨道交通成人财物储备的功能纽带
在《行动计划》中,顺德在轨道建设方面主要有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段、佛山地铁1号线二期、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佛山地铁3号线等工程,其中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段为顺德通往广州南站、广州南部和东部区域提供战略通道,促进广佛同城化发展。佛山地铁3号线串联佛山新城、北滘新城、大良老城区和顺德新城片区等核心区域,将加快顺德南北沟通。
“我们提出要创造顺德新价值,这与我们启动的轨道交通有多大关联度?”在23日举办的第二届顺德国际投资年会的“轨道时代下的顺德新价值”主题论坛上,顺德区副区长陈旋一开场便抛出这个问题。
作为轨道交通行业的业内人士,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覃矞透露,佛山市正在对轨道交通经济建设规划修编,这将会带动大良、容桂,南海高新区等地的轨道交通经济建设发展。
“轨道交通的建设是对城市价值的提升,也给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平台。”覃矞认为,顺德的轨道交通发展至少要持续到2025年,所以相应的城市和产业的规划必须要长远、要有决心。
而在乐怡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健看来,轨道交通对于整合顺德本地存量资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广州地铁7号线经过广州大学城、广州南站,不仅能给顺德带来大量客商,而且大学城能为顺德输出人才,轨道成为人财物储备的功能纽带。
“仅用了一年时间,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段就顺利动工,同时还获得了国家扶持的9亿元资本金,这是时代的机遇和顺德速度给予市场的信心。”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表示,要以抓住轨道交通带动城市的开放机遇,打造珠三角城市群资本和人才聚集的洼地。
抢抓大城市溢出 加快发展“三新经济”
轨道交通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认为,大城市是未来区域发展的发动机,但大都市成本很高,倒逼它的产业往外转移,顺德必须抓住这一机遇,为外溢的产业资源预留空间。
事实上,顺德也已提出今后将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建设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周边城市领先产业的溢出效应,围绕“建轨道、领创新、强装备、推会展、造医药”的发展思路,推动区域产业融合和协作互动。
顺德区经济与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加强与周边区域有投资意向企业的挖掘和拜访,加快引进更多具有产业带动性的重大项目。“例如,广州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在多个领域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但目前,很多企业由于转型升级和发展空间受限等原因,需要扩建或投资新项目,为顺德引进优质项目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据悉,今年以来,顺德已引进了一批广州企业参与投资的重大项目,接下来将重点推进广州华隧参与的中铁盾构机、广州煦雅投资的环保处理设备、广州攀森投资的新能源汽车部件及贴片机等项目的建设进程,进一步巩固前期的招商成果。
顺德还明确瞄准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商贸会展三大方向,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作为新增长点,形成顺德开放型、创新型经济新优势。
在第二届顺德国际投资年会上,来自广东省创新转化生物产业园的一批高精尖的项目现场路演颇为引人关注。目前,中德工业服务区已吸引多个中科院创新研发团队等高端人才,引入及孵化广东体必康等近20家生物科技企业。“佛山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我们希望将一些科学家开创的关键技术转化出一系列产业,从顺德出发,走向海外。”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佛山分所所长毕利军说。
此外,今后利用北部片区已规划的“三城轨九地铁”交织而成的高效便捷交通网,顺德还将依托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打造佛山会展经济产业圈。
“科金产”融合 培育顺德“双创”军团
顺德创新创业母基金、头头是道智能制造产业并购基金、碧桂园合御资本现代服务业并购基金、盈峰资本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并购基金……在当天的国际投资年会上,一批产业基金的签约引起了投资界的关注。
这正是顺德深化科技、金融、产业融合的战略体现。《行动计划》指出,将以金融思维、科技导向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扶持政策体系,发起设立产业并购基金,设立首期规模为20亿元的顺德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达100亿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产业孵化落地通道、国际深度合作通道,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其中,由顺德科创集团联合广东粤科金融集团组建的顺德创新创业母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在当天的大会正式揭牌,注册资本超5亿元。该基金投资的华银机器人产业园、云天生物医药装备产业园等项目也正式签约启动。
“之前我们去过江浙、广深等地区考察过,整体感觉大家发展的路径差距还比较大,在新一轮创新创业浪潮中,国资应该发挥起引领产业发展的应有作用。”科创集团总经理蒋力介绍,今后将围绕顺德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展金融投资。
而在23日下午,“科金产融合发展、创业创新生态圈——项目路演大会”上,千山药机、云天生物科技、宝洋科技、捷瞬机器人等一批已经落户顺德、极具成长性的项目,现场路演,寻求各路风投、资本的青睐。
“目前已经有两家证券公司找到我,下周还有一家约了过来谈。科创集团明天也来和我谈。如果可以谈成,我还是会选择科创,因为费用最低,他们希望以入股的形式,只收2%-3%的资金使用费。”宝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宝庆认为,相比起来自市场化的资金,国资对企业的干涉更少,有利于企业按照自己的战略逐步推进。
■聚焦
制造之城探路会展经济
专家:依托产业基础发力专业工业会展
还有两个月左右,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下称“潭洲会展中心”)将正式完工。
而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顺德国际投资年会上,这一项目也成为与会的企业家、投资者以及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从一纸概念到拔地而起,仅用了15个月的时间,佛山会展经济的发展将翻开新一页。
会展业一方面可以助推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对周边区域的拉动作用又十分明显,正逐步成为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从工业经济迈向城市经济的重要支点。有专家认为,佛山依托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以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为平台发力专业工业会展,将有望改变珠三角会展业的格局。
会展业或成佛山城市经济新支点
国内会展经济的发展大多围绕着一线大城市而聚集,而佛山并非一线城市,且身处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会展经济圈的包围下,此番兴建大型会展中心,大举进军会展业,究竟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会展业已经突破了城市规模,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的产物。”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姜淮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佛山乃至整个珠三角形成了众多产业集群,这些集群因为产业推广需要办起了众多由产业支撑的展览会,而这些展览到头来又会推动产业集群进行要素的重新配置和聚集。
“佛山发展大型的会展中心有产业基础,特色的会展经济大有可为。可以与广州、深圳、东莞形成错位。”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说。
在佛山市贸促会副会长邓向文看来,佛山制造业对会展经济的崛起的需求已日益迫切。佛山一年大概有30个大型展会,陶瓷展、龙家具展、华南不锈钢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但一直以来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展览场地。
邓向文介绍,目前佛山只有5个大型的展馆,平均每个只有1万平方米的面积,要举办一个大型的展览,缺乏一个很好的载体支撑,而潭洲会展中心的建设对佛山会展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除了加速产业提升外,会展经济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向来备受青睐。在上海等会展业高度发达的城市,这种带动效应甚至高达1:100。
“会展业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带动第三产业迅速爆发,其经济的外溢不会体现在展馆本身的运营上,因为展馆运营本身的利润空间并不算很大,但会展业本身的链动性非常明显。因此制定政策要考虑如何发挥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的反哺的作用。”姜淮认为,会展经济有望成为撬动佛山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支点,对于提高整个城市的服务意识也会有一定促进作用。
“牵手”汉诺威公司对接全球市场资源
作为佛山发力会展经济的头号重磅工程,潭洲会展中心定位为服务中小企业的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国际性专业产业交易会,项目首期用地约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如此庞大体量的大型展馆,如何运营得当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由政府主导的大型展馆在社会功能和市场运营上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但更多要考虑多元化经营。”北辰时代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唐雪认为,除了服务政府和产业经济之外,潭洲会展中心更多要考虑经营的难度和将来使用率,场馆除了办展之外,还可以承接会议、演出、汽车新品发布会等其他业务。“这些活动投入人工成本最低,但收益最高,虽然不是作为展览的主业,但实际上,还是有较大的市场。”
作为潭洲会展中心运营的合作方,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运营总裁马克·施罗泽对此颇有同感。他认为,会展中心的运营可以有更多的灵活性,始于工业展,但不止于工业展。
“在德国,如果一些电视台自己想要更大的拍摄地点的话,我们的场馆都会租出去给他们办一些大型的赛事,大型的选秀,这样既可以满足政府的需求也可以满意场馆运营的需求。”施罗泽说。
而从长远发展来看,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刘松萍认为,佛山应该利用好潭洲会展中心的平台加快推动国际化的步伐。
“为什么要引进汉诺威的团队和经验,一是希望场馆能够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平;二是管理运营更加专业化。”刘松萍表示,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拥有全球的销售网络,这将为潭洲会展中心带来丰厚的市场资源,能够推动佛山乃至珠三角的工业会展进一步走向世界。
据悉,潭洲会展中心从提出概念到正式投用将不到15个月时间,从启建到竣工不到一年时间,首期工程预计将在今年8月完工,预计9月、10月将承办第二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第二届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真正体现“顺德速度”。
姜淮认为,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与深圳会展中心同时启动,将占据珠三角会展经济的制高点,未来将改变整个珠三角会展业的格局。
顺德开放引领创新驱动 三年行动计划
重点项目
交通基础设施类
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线顺德段:起于美的大道站,经北滘新城、陈村新城,至广州南站与广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连接。全长13.395公里,其中佛山段11.291公里,广州段2.104公里。共设7座车站(换乘站2座)。工程总投资额约为90亿元,建设工期约5年,预计在2020年底建成试运营。项目建成后,将与7号线一期工程贯通运营,并在顺德境内设置换乘站2座,分别在北滘新城站、陈村站与佛山地铁3号线、广佛环线换乘。
105国道城市道路景观改造:该项目对接中山,通过道路改造提升,推动105国道过境交通的快速通过,减少对105国道沿线的交通压力。通过景观改造提升,达到美化城市,提升城市景观效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总投资约4亿元,计划于今年12月动工,预计在2018年12月完工。
产业载体、平台和重大产业类
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首期工程:该项目是北部片区的重点工程,是北部片区集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商务中心和接待中心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区中的核心场馆。2015年12月启建,2016年8月完工。中心建成后,将定位为服务中小企业的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国际性专业产业交易会,同时该片区将开发成集中德工业4.0展示、培训、检测、售后服务、咨询等服务于一体的平台。项目首期用地160978.49平方米,建筑面积115549.47平方米。
顺德高新区西部启动区一期城市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6亿元,项目运营期8年,建设期6年,于2015年7月启动,预计在2021年7月完成。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合作方共同参与高新区西部启动区一期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招商和运营;城综项目合作范围约9.5平方公里,包括高端产业片区和生活配套片区智域城。
顺德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由顺德区人民政府与省政府国有独资的广东粤科金融集团组建,首期规模为20亿元,以母基金为引子,设立种子、天使、VC、PE等政策性股权投资,以及新三板、并购等市场化产业投资的子基金,通过母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不低于100亿元支持产业发展。首期成立的母基金将重点投向符合顺德创新发展需要的智能制造、大健康、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领域。(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佛山力争今年超百亿元企业达15家
下一篇:专业镇:佛山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