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之窗 > 佛山地区 > 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

佛山新港、澜石港拟改建成工业遗址公园

站在佛山新城高处向北眺望,澜石码头和新港码头成群的集装箱连接成片,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苏理沿新城绿道跑步时看到的最习以为常的景观。在他的记忆里,这两个港口是佛山连接外界的水上枢纽,河道穿梭的货船和众多排列在码头的集装箱构成城市商贸繁荣的独特景观。

 

上周,禅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发布《佛山新港码头征收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决定的公告》,公布了新港码头的征收范围、补偿标准等原则,在沸沸扬扬讨论了多年后,陪伴佛山人多年的东平河上两大港口的搬迁工作迈出坚实一步。

 

对于部分老佛山人来说,虽然对港口的搬迁有所不舍,但更多的人已经开始憧憬搬迁后对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按照《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的相关文件,澜石港、佛山新港及周边作业区改造项目拟将旧有的港区改建成工业遗址公园,同步建设观光客运码头,创造独特的港口景观。

 

影响

港口搬迁带来的不舍与憧憬

“这里以前是一片低矮的居民区,河道沿岸数十艘渔船一字排开,纯朴的民风扑面而来。”迈步在佛山新城的绿道上,苏理指着不远处的渔村文化公园一带介绍。9年前他从祖庙搬到与东平河道只有一路之隔的东方水岸安家,正是被东平河两岸原始的自然景观和纯朴民风所吸引。随后不久,随着东平河一河两岸升级改造的提出,东平河迎来了一轮大变身。交织的菜地水田被规划统一的湿地公园取代,沿岸道路建成较为完善的慢行系统,一条城市滨河景观带露出面容。

 

然而,与周边现代化的城市慢行系统形成强烈反差,位于东平河北岸的佛山新港和澜石港被认为是佛山工业大发展时代的产物,与周边的城市景观显得格格不入。

 

上周,禅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发布《佛山新港码头征收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决定的公告》,公布了新港码头的征收范围、补偿标准等原则。这一消息经由本地各大媒体传播,立马在佛山港口附近的星海城、东方水岸等小区居民中引发热议。

 

“2013年就有佛山新港搬迁的消息传出,但一直不见动工。这几年周边新增了很多小区,人员流动性增大,小孩老人也多了起来,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让许多家长忧心忡忡,我们希望搬迁工作得到落实。”这是苏理搬到东方水岸后第二次听到佛山新港搬迁的消息,他表示,比起5年前,周边居民对于港口搬迁的呼声愈加强烈。

 

这种呼声源于港口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8月28日上午,苏理带着一对子女沿东平河岸散完步准备回家,站在斑马线上等红绿灯时,他牵紧女儿的手后退了几步,习惯性地留出一米左右的安全距离。

 

“近几年河道两岸新建的东平河石湾湿地公园和渔村文化公园成为附近小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东平河一河两岸景观升级也吸引了不少新老佛山人观光打卡。但货柜车往来穿梭,加上地铁施工,车辆绕行,这两年东平路车流量大了很多,导致佛山新港对出的十字路口险象环生。此外,码头作业噪音扰民、空气污染等等因素,给周边小区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苏理说。

 

笔者实地走访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向前推进,高档小区、写字楼等现代化建筑逐渐在东平河两岸扎根。近年来,受码头作业影响,车流、噪音等问题影响着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佛山新港现已成为影响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和很多佛山人一样,苏理对于佛山新港的感情比较复杂。因为工作关系,苏理曾与佛山新港有业务上的往来,对货船进进出出习以为常,这成为他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佛山新港给苏理留下了深刻记忆。但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他希望佛山新港找到一个更加合适的落脚点。“等孩子都长大了,再次沿岸漫步的时候,我愿意把佛山新港的变迁告诉他们。”

 

对于东平河上的渔民来说,港口的搬迁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更为直接。在渔村文化公园,中午时分渔民们停下劳作,坐在公园的凉亭里吃饭,谈论起佛山新港搬迁的消息。

 

退休11年的渔夫邓伯告诉笔者,佛山新港搬迁意味着这一带的船家也要另谋出路,虽然很不舍,但一想到将来碧水蓝天的城市生活景观,他也开始心动,对未来有所憧憬。

 

计划

东平河打造国内一流滨水核心景观带

随着港口的搬迁,未来将对佛山的城市建设带来哪些变化?

今年5月举行的佛山市城市治理巡查现场会暨城市形态提升动员大会上,正式公布了《佛山市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简称“方案”),根据方案,佛山将通过2018—2020年三年努力,按照“一年小变、两年中变、三年大变”的时间节点要求,对主要滨水地段、主要道路轴线和门户节点进行更新改造,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四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显著提升,总体形象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岭南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从而为全市城市形态提升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具体来说,佛山将按照“两大滨水核心、一条城市中轴、八大功能节点、多条门户走廊”的空间结构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其中,东平河一河两岸要大力实施活力滨江、城市滨江、产业滨江、生态滨江四大滨水策略,推动两岸互动提升,高标准打造国内一流的滨水核心景观带。

 

其中,东平河一河两岸要大力实施活力滨江、城市滨江、产业滨江、生态滨江四大滨水策略,推动两岸互动提升,高标准打造国内一流的滨水核心景观带。

 

为此,接下来佛山将加快推进澜石港、佛山新港搬迁和码头作业区的改造利用,推进40公里滨江绿道以及各类滨水大型公建项目、大型生态空间的建设和提升,加强滨水区域的旧工业区和城中村连片整治改造等,把东平河一河两岸打造成为佛山中心城区一道四季如画、靓丽多彩的风景线。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在会上强调,要以比肩国际的水准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轴线地区、东平河水道和佛山水道一河两岸区域,绘就蓝图、打造精品。做到规划科学化、设计人性化、管养高效化。

 

为了进一步加快城市形态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落地,日前,佛山市出台配套工作文件《市、区领导联系挂点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项目方案》,圈定9个中心城区的城市形态提升项目为市、区领导联系挂点。其中,禅城有3个城市形态提升项目,包括澜石港和佛山新港的搬迁改造。

根据方案,两个港口的搬迁改造总投资15亿元,拟先将澜石港及佛山新港作关闭处理,并充分利用澜石港、佛山新港现有的建筑物、设施,并整合3处沿岸作业区进行统一改造,将旧有的港区改建成工业遗址公园,同步建设观光客运码头,创造独特的港口景观。

 

展望

东平河景观产业将被进一步激活

对于禅城和石湾来说,港口搬迁后对于城市和产业发展还将带来更加深远的意义,东平河一河两岸对于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将更加突出。

 

今年年中,《佛山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正式公布,规划提出,佛山要大力实施“强中心”战略,建设高品质的中心城区,使其由城市社区向广佛都市圈中心城区转变。应依托东平河、佛山水道构成的环城生态景观带,重点对两岸进行环境景观重塑和公共功能活化,打造环形的滨水生活长廊。

 

今年的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今年将积极稳妥地推进“一轴三带”(中轴线、季华路商务带、汾江河景观带、东平河景观带)的建设,助力建设有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生态特色的宜居宜业宜创新的中心城区。

 

“汾江河、东平河作为禅城区最重要的自然本底,是禅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重要空间景观环线,是重塑城市形象、提升环境品质的关键。汾江河景观带、东平河景观带的建设将充分发挥禅城岭南水乡的生态特色,构建具有景观、生态、文化、休闲等复合功能的城市环带。”禅城区有关负责人说。

 

除了景观建设外,东平河沿岸的产业功能也将被激活。在今年的禅城“两会”上,禅城区提出,将全力配合市统筹建设“禅南顺”高端创新集聚区,并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创建东平河创新产业带,加快融入“一环创新圈”。

 

该产业带一部分在石湾区域内,东平河创新产业带囊括了石湾西片区、澜石片区和奇槎片区。针对东平河创新产业带的发展,石湾镇街道2018年的工作计划明确显示,将区、街联动,启动东平河创新产业带建设,充分利用石湾独有的滨水资源和沿岸产业基础,加快沿东平河岸线的地块、物业储备和开发,激活利用原有的旧厂房、物流基地、码头等载体,高标准打造东平河创新产业带,提升东平河北岸的景观和商业氛围,培育石湾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一环是一个‘圈’,将佛山整个新兴产业聚集的地方整合在一起,连接广佛深周边的资源。‘一环创新圈’像一支吸管,源源不断把资源吸引进来,并通过若干个空间、纽带渗透进内部。”石湾镇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杨涛说,东平河创新产业带就承担着这样的纽带功能,也是资源引入的一个通道。在石湾内部,该产业带将把资源细化输送到中国陶谷、岭南大道中轴线等地方。

 

他进一步说,石湾主要以“一个带三个点”进行整体布局,通过东平河创新产业带输送进来的资源,将由奇槎国际社区、中国陶谷两个点进行承接。在东平河沿线的中国陶谷范围,新石湾美术陶瓷厂将打造8号艺术码头,计划将东平河畔的旧厂房改造建设为集创意研发、产业开发、情景展示、休闲体验、文化旅游、陶艺宅配于一体的创意家居陶艺产业综合园区,打造石湾陶艺产业的新引擎,推动创建东平河创新产业带,打通佛山三龙湾创新高端集聚区通道,吸纳“一环创新圈”高端创新资源。

 

■专家声音

港口腾挪出空间

应深入考虑“聚人气”

目前位于东平河南岸的佛山新城已把滨水公园建好,这条绿“飘带”在地图上都颇为亮眼。在东平河北岸,两个港口如期关停后,这两个地块将被利用起来,将与其他几处沿岸作业区进行统一改造,旧有的港区将被改建成“工业遗址公园”,同步建设观光客运码头,创造独特的港口景观。

 

“佛山两个港口的经历,曾在不少城市上演。”一位研究宏观经济的专家表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张,原来偏僻的港口码头被城市包围。港口的位置,变成了城市的中心区域,这就导致了不少问题的出现。

 

他说,港口和城市区域交叉重叠,彼此共用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市民和大货车经常“抢道”,这些都是港口和城市并存带来的问题。还有的就是交通、环保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些矛盾,国内不少城市的港口都经历了腾挪的历程。

 

港口搬迁后,可以把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交通与环境两大问题彻底解决,同时也一并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其他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腾挪出空间后,怎样真正把土地合理利用起来是个问题。是否真的通通都要不计成本地做公园、做绿地?”他表示,不少城市仅仅呈现出来的是绿地功能,做公园等,但事实上可以想得更长远一些,目前不少滨水公园都面临着人烟稀少的问题,公园维护也是一笔不少的数目,如何把公园真正发挥功能,还是需要当政者深入考虑。“我认为可以在原港口地块附近配套适当的商业,让市民不仅可以逛公园,还可以有喝东西歇息的地方,才能把人气聚起来,真正发挥这些土地的功能,也让城市气息更浓厚。”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则表示,自古港口和城市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港口为城市的市民和产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原动力。如今佛山的两个港口要搬迁,产业发展或会经历“阵痛”,接下来佛山要对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低水平重复配置。东平河是佛山人的母亲河,两个码头搬走后,不应该赋予它们新的沉重的负担,而应该恢复绿地。

 

“有水景观才能活起来,把东平北岸的绿地、公园等设施建好,与佛山新城的滨水公园遥相呼应,佛山的‘一河两岸’景致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丁力表示,“一河两岸”的景致事实上是住宅区、产业区的“连接带”,只有做好这个连接带,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的人才、产业等资源。

 

■记者手记

再见,

东平水道上的

城市港湾!

西江和北江在三水短暂汇聚后继续向前奔流,一条主干道向南一路汇入大海,另一条支流朝着东南方向蜿蜒而下,在分成多条支流后,其中两条支流在南庄周尾围重新汇合成一条,河面变得开阔。在不久的将来,从这里一直往东约4公里的河道两岸,将形成一条国内一流的滨水核心景观带。

 

每座伟大城市的背后都有一条伟大的母亲河。对于水网交织的佛山来说,如果要选一条最能代表城市形象的河流,东平河也许是最为合适的一条。

 

过去几十年,东平河见证了佛山经济的腾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佛山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起步,率先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企业发展需要便捷供应链作为支撑,而陶瓷、家电、不锈钢等大批产品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也亟需一条把佛山与世界连接起来的通道,让佛山制造行销全国乃至全球。

 

东平水道上的澜石港、佛山新港应运而生,新鲜的水果每日从澜石码头上岸,走上禅城市民的餐桌;服务于佛山实体经济的机械、家电、家居等原料从这里运往佛山大小厂房;而佛山制造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韩国、东南亚、印度乃至北美、南非等世界各地市场。

 

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东平河的区位发生了根本改变,从原来的城市边界逐渐变为城市内河,与此同时,河道的功能定位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水路通道变成城市的滨水景观带。

 

如果坐船沿着东平河顺流而下,会发现南岸和北岸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观。在南岸,滨河景观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且沿线的湿地公园承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功能;而在北岸,澜石港和佛山新港由货柜堆积起来的小山与港口后面迅速崛起的现代化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城市化的步伐不可逆转。伴随着港口的搬迁,东平水道将告别工业时代的繁忙,翻进城市内河新的一页,而这也标志着佛山中心区在走过工业化发展阶段后,正积极拥抱城市化发展的新时期。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