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不锈钢管上市公司净利润为何能超越多数钢厂?持续增长的背后→
不锈钢管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久立特材10月27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约97.47亿元,同比增加36.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62亿元,同比增加20.73%;基本每股收益1.33元,同比增加22.02%。
广东省不锈钢材料与制品协会预计,2025全年久立特材净利润有望达15亿元,届时仍将超过大多数上游不锈钢厂。
久立特材业绩持续增长的背后原因,总的来说并非偶然,而是“赛道优+内功深+战略准” 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外部驱动:优越的赛道与有利的宏观环境
1. 下游高端需求持续旺盛:
能源行业(石油天然气、 LNG): 全球能源安全战略地位提升,带动了油气勘探开采、液化天然气(LNG)和输送的需求。久立的主打产品如油气用管、双相不锈钢管、镍基合金管等是 LNG 装置、深海油气开采、苛刻腐蚀环境下的关键材料,需求刚性且附加值高。
炼化与化工行业: 国内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设,以及化工行业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对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的不锈钢无缝管需求巨大。
电力行业(核电): 在国家“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政策下,核电新建项目审批重启并提速。久立是国内极少数能稳定供应核电蒸发器管的企业之一,技术壁垒极高,实现了进口替代,享受了核电发展的红利。
2. 国家政策强力支持:
“制造强国”与“进口替代”: 国家大力支持高端制造业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国产化。久立所处的特种不锈钢管领域,正是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进口替代的重点方向。这使得久立在获取政策支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上具备优势。
“双碳”战略的长期利好: 虽然“双碳”目标对传统钢铁行业是约束,但对久立而言是机遇。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其相关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特种管材;核电作为清洁能源,是其核心增长点;氢能等新兴能源的储运同样需要高端特种管材。
二、内部核心:深厚的“护城河”与卓越的经营管理
这是久立能够抓住外部机遇的根本所在。
1. 强大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高、精、尖”产品矩阵: 久立不满足于普通不锈钢管的生产,而是持续向高端、精密、尖端领域突破。从最初的普通工业用管,发展到如今的核电用管、航空航天管、医疗器械管、半导体设备用管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毛利率也随之提升。
研发投入持续: 久立常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占比,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确保了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认证壁垒极高: 尤其是在核电、航空航天等领域,产品认证周期长、标准严苛。一旦通过认证,就形成了极强的客户粘性和竞争壁垒。久立是国内相关资质认证最全的企业之一。
2. 卓越的产品质量与品牌声誉:
在能源、核电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客户最看重的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久立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在业内树立了“可靠、安全”的品牌形象,成为众多国内外顶级客户的合格供应商。
3. 完整的产业链与灵活的产线布局:
久立具备从熔炼、锻造、穿孔、冷拉到精整的全流程生产能力,这不仅有利于控制成本、保证原材料质量和供应稳定,也使其能够根据订单需求灵活调整生产工艺,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4. 优秀的成本控制与精细化管理:
久立注重成本管控,通过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管理提效等方式,在保证高毛利的同时,也保持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5. “双轮驱动”的销售战略:
“拳头产品”与“大规模产品”并举:
“拳头产品”(如核电管、镍基合金油井管等)负责树立技术标杆,提升品牌形象,贡献高额利润。
“大规模产品”(如标准的工业用不锈钢管)负责稳固市场基础,保证产能利用率和现金流。
这种战略使得久立既能“上天”(攻克尖端),也能“落地”(稳住基本盘),抗风险能力强。
三、战略前瞻:精准的产能布局与未来规划
1. 持续扩产与升级: 久立通过可转债、定增等方式募集资金,不断投入新的高端产线建设,如“年产 5500KM 核电、半导体、医药、仪器仪表等领域用精密管材项目”等,提前卡位未来高增长赛道。
2. 向更精、更细领域延伸: 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久立将战略目光投向半导体设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对管材要求更精密、更洁净的领域,这些市场的潜力巨大,将进一步打开久立的成长空间。
久立特材业绩持续增长的背后,是一个环环相扣、内外兼修的成功案例:
外因是时代赋予的机遇:能源安全、核电重启、进口替代、“双碳”目标等,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内因是久立安身立命的根本: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过硬的产品质量、前瞻的战略布局和精细化的管理,久立成功地将外部机遇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订单和利润。
展望未来,只要久立特材能继续保持其技术领先优势,并成功在新兴领域复制其“进口替代”的能力,其业绩增长的势头有望得以延续。
上一篇:中国一重董事长因涉嫌受贿罪被捕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