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太钢发声明;日本对中国不锈钢板反倾销调查;印尼发布镍价指数...

以下资讯由【广东省不锈钢材料与制品协会】整理  

太钢发布关于严厉打击国际贸易中侵害太钢品牌行为的声明

近期,我公司发现市场上存在不法商户恶意侵害太钢品牌知识产权行为,通过伪造公司标识、出口文件及产品认证等手段,在国际贸易市场从事虚假宣传及非法销售活动。部分侵权主体甚至伪造和篡改《产品质量证明书》、《出口许可证》、《原产地证明》、《授权书》等重要贸易文件欺骗国内外客户,严重损害了我公司的国际商誉与合法权益,同时对全球贸易伙伴造成重大风险与经济损失。

为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保障相关方权益,特此声明如下:

一、公司主体信息和产品出口渠道公示

1.太钢集团主体信息公示:

法定名称: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官方网址:http://www.tisco.com.cn

2.太钢不锈主体信息公示:

法定名称: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网址:http://tgbx.tisco.com.cn/

产品服务热线:+86-400-653-1998  +86-800-806-1998

其他任何相似域名、APP、线上平台等均属非法冒用,其行为与我司无任何关联。

3.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海外贸易部是本公司产品出口的唯一官方渠道,相关联系人信息如下:

图片

4.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太钢欧洲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承担欧洲市场太钢钢材产品的销售,相关联系人信息如下:

二、侵权行为列举

1.未经本公司合法授权,擅自使用太钢品牌标识、名称,伪造产品质量证明书、出口合同、原产地证明、授权书等国际贸易相关文件,销售假冒本公司品牌产品的行为;

2.通过国际电子商务平台、贸易展会等渠道仿冒本公司官方形象,盗用企业标识,发布虚假产品规格参数及服务承诺等手段,诱导海外客户与其进行贸易往来;

3.冒用太钢名称,以本公司名义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损害本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商业信誉和品牌形象;

4.非法篡改太钢材质书,伪造太钢声明等方式销售太钢产品,误导用户对太钢形象的判断。

5.太钢内销产品仅限国内销售,不得以原卷形式出口;

6.中国国内内贸客户采购太钢钢材后以“买单形式”直接出口的行为;

7.以假冒域名网站仿冒我司产品,对我司品牌形象、名誉及客户造成经济损失的行为;

8.假冒域名网站列举:

近期,我司发现有不法分子恶意伪造并设立多个仿冒域名,如:https://www.tiscostainless.com/,https://www.taigangss.com/,https://www.tisco-st.com/的网站,擅自使用与我司相关的标识、图片及产品信息等,甚至进行非法交易,严重损害了我司的合法权益,并可能对广大客户造成误导和损失。截图曝光如下:

上述网站及其运营主体与我司无任何关联,未获得我司任何形式的授权或许可,该网站发布的所有内容均属伪造。

三、本公司对国家五部委联合公告的主动积极响应

2025年3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应征国内环节税货物出口优化服务 规范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此公告中明确了出口应征税货物的纳税人、报关企业、报关人员等不得伪造、变造、买卖报关单,不得虚构出口业务、虚报货值、少报货值等,一旦违法,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

太钢积极响应五部委联合公告,一旦发现太钢中国国内内贸客户采用“买单业务”方式出口,扰乱海外市场秩序,本公司将积极配合海关、商务部门进行调查,一经查实,将永久禁止该客户参与任何与太钢相关的贸易活动。

四、法律追责声明

上述侵权行为已构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严重违反。本公司将依法收集证据,联合公安、司法、海关、市场监督管理等执法部门,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同时,本公司将通过国际商标保护组织、双边贸易协定及全球合作伙伴网络,在国际范围内采取一切必要法律措施打击侵权行为。

五、公众提示

敬请国内外客户及社会公众提高警惕,仔细甄别网站域名、产品质量证明书及标签,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征询核实。

六、鼓励举报

欢迎广大用户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举报各种假冒太钢品牌的非法经营活动。我司对提供有效线索者诚表谢意,并将酌情给予奖励。

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品牌与消费者权益,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希望大家携手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共同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特此声明。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7月18日

 

太钢成功申请一项新专利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7月18日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项名为“超低碳氮高铜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冷轧钢带和制造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20330598A,申请日为2025.05.07。

摘要显示,本发明属于不锈钢板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低碳氮高铜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冷轧钢带和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超低碳氮高铜奥氏体不锈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15wt.%,Si:≤0.7wt.%,Mn:≤1.7wt.%,P:≤0.040wt.%,S:≤0.010wt.%,Cr:16.0~20.0wt.%,Ni:7.0~11.0wt.%,Cu:2.5~3.0wt.%,N:≤0.015wt.%,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提供的超低碳氮高铜奥氏体不锈钢,通过将C、N元素的含量控制为超低含量,同时与其他元素合理配比,实现了高铜奥氏体不锈钢的热轧加工稳定性以及成品较好的成形性能。

 

东特成功申请一项新专利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7月18日,振石集团东方特钢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降低不锈钢和镍基合金冶炼消耗的控制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20330587A,申请日为2025.05.06。

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不锈钢和镍基合金冶炼消耗的控制方法,它属于冶金工艺。本发明控制方法,依次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原料配料;Consteel电炉熔炼和中频炉熔化合金;AOD炉精炼;VOD炉精炼;LF吹氩精炼;连铸板坯浇铸。本发明使钢液在电炉内完成原料粗炼后,经过高碳铁水AOD炉快速脱碳,低碳钢液VOD炉高效率脱碳,减少原全AOD精炼过程中碳含量低于“脱碳保铬”碳临界点后,脱碳过程中铬氧化严重,钢液中气体含量高,冶炼时间长,还原剂、辅料、气体介质消耗大的弊端。

 

必和必拓退出9.42亿美元坦桑尼亚镍项目

据外媒消息,ifezone Metals表示,必和必拓集团决定将其在坦桑尼亚价值9.42亿美元的卡班加镍项目的股权以最高83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合作伙伴Lifezone。

这家纽约上市公司在周五晚间的申报文件中称,将收购必和必拓持有的卡班加镍业有限公司(KNL)17%股权。KNL是坦桑尼亚西北部卡班加镍项目的主要所有者。

该公司周五发布的报告显示,该项目前期生产资本成本为9.42亿美元,矿山生命周期成本达24.9亿美元。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量约5万公吨镍,包括建设期在内的达产过程需六年时间。项目最终投资决定将于明年作出。

 

俄罗斯Nornickel下调2025年镍、铜和钯产量预估

据外媒消息称,7月21日,全球最大镍产商之一的俄罗斯的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Nornickel)称,将其2025年镍产量预估下调至196,000-204,000吨,此前的产量预估为204,000-211,000吨。

Nornickel还公布了第二季度镍产量为45,000吨,同比增长9%。

 

PAM矿业净利润飙升386%

PT PAM Mineral Tbk(印尼帕姆矿业)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表现亮眼,净利润实现超四倍增长。由印尼华商Christopher Sumasto Tjia控股的这家镍业上市公司,当期净利润达3580.7亿印尼盾(约合人民币1.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35.9亿印尼盾(约合人民币3500万元)暴涨386.51%。

消息称,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销售收入的大幅提升,公司营收同比激增152.07%至1.05万亿印尼盾(约合人民币5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4191.9亿印尼盾(约合人民币2亿元)。PAM Mineral董事总经理Rudy Tjanaka表示,营收增长主要受镍矿销量提升驱动。

 

印尼发布镍价指数

据外媒消息称,本周印尼镍价呈现分化走势。根据印尼镍矿商协会(APNI)7月21日发布的印尼镍价指数(INPI),部分镍产品价格出现回调。而其他产品价格相较7月14日当周保持稳定。两种主要镍矿产品——镍含量1.2%和1.6%的镍矿CIF价格均未发生变动。1.2%品位镍矿均价维持在25美元/公吨,1.6%品位镍矿价格持稳于52.15美元/公吨,显示低品位镍矿市场近两周保持稳定。

但加工产品情况迥异。镍生铁(NPI)价格从7月14日的110.4美元/公吨降至7月21日的109.8美元/公吨,下调0.6美元/公吨。

价格压力最大的是下游产品。高冰镍FOB价格下跌10美元/公吨,从13,018美元/公吨降至12,928美元/公吨。混合氢氧化镍沉淀物(MHP)价格下调5美元/公吨,从12,479美元/公吨降至12,347美元/公吨。

 

日本对中国不锈钢板启动反倾销调查

据格隆汇消息,据日本共同社,日本财务省和经济产业省7月22日宣布,日本对从中国进口的镍基合金不锈钢板启动反倾销调查。由于日本国内需求被抢占而被迫降价,日本制铁等5月12日提出申请,要求实施调查。调查原则上将在一年内完成,决定是否征收反倾销税。日铁等申诉,中国产钢板以比中国国内低20%到50%的价格在日本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