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不锈钢市场常见的几个“失信陷阱”

(一)交付不匹配

交付钢材与合同约定的不一致主要发生在产地、材质、厚度宽度、标准、重量等几个方面。

产地方面

不同产地的同牌号钢材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价格、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等方面,部分失信贸易商通常使用伪造质保书来蒙混过关,这种情况在钢卷开平板时很难查证。

材质方面

通常利用牌号钢材进行蒙骗,比如201冒充202甚至是304,随着检测手段和设备的普及,这种情况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一些小订单方面依然属于顽疾,受骗方往往不愿意因为小金额的订单去寻求司法裁定,使失信方有机可乘。

厚度方面

厚度宽度方面的不合标也是常发生的情况,通常发生的情况是偏薄。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合同未约定是理厚还是标厚。

2、厚度偏薄利于理算定价增加利润,而通过过磅价则基本不会发生偏薄交付的情况。

3、钢卷有中间厚边部薄的特性,这时需注明厚度检测方式。

宽度方面

宽度不足通常由生产缺陷或者加工缺陷导致,通过提前约定质量处理方式,约定交货边部状态即可避免。

(二)付款猫腻多

付款一向是失信问题的重灾区,目前常规的贸易商都是先付定金锁单,而后补足余款再发货;也有货到港口或指定仓库补足余款方可提货等方式。

上述方式有利于供方控制风险,所以买方需找准信誉高的企业合作,不可贪图便宜而盲目付款。

(三)质量异议有坑

原则上,按照合同中约定的异议处理方式执行即可,但也无法完全避免被某些失信方利用。常见的比如在运输过程中、仓储管理松懈、加工问题导致钢材出现缺陷时归责为产品生产缺陷而向供方索赔。

这种情况要求供应商具备扎实的技术鉴定和处理水平以及规范的质量处理流程。

(四)人为因素致“缺货”

正常因备货原因导致的缺货并不能认定为失信,通常认定为销售策略失当。但涨价的时候捂货不出,一味豪赌行情也是一种失信的表现。行情上涨时无货可供,从而加剧价格下跌时客户拒不提货的矛盾。

诚信的企业应该根据下游客户的采购需求,稳定备货,与客户粘度增强的益处远远大于库存增值的益处。而作为采购方,在刚需和备货时也应多加考虑供应商的情况,双方受益才是合作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