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下半年将建夜间经济集聚区 促消费拉动相关产业
广州下半年要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哪些地方将成“不夜城”?
广州市长:下半年广州要促进商旅文融合,优化提升天河路、北京路、珠江新城等重点商圈建设,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
当前,夜间经济概念正引起各地关注和行动。
7月30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广州市长温国辉表示,下半年广州要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
这使得广州成为近期明确要发力夜间经济的又一城市。今年以来,全国已有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以及天津、成都、重庆和济南等城市先后出台相关政策举措,谋求激发夜间经济新动能。
温国辉是在汇报广州市上半年经济情况和下半年安排时披露上述信息。他说,下半年,广州要促进商旅文融合,优化提升天河路、北京路、珠江新城等重点商圈建设,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
温国辉同时表示,下半年广州还将出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这是近年来广州努力追求的重要城市目标之一。
从全国来看,当前各地积极竞逐夜间经济,也多有提振消费意味。比如,上海在《关于本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说,夜间经济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创造就业的重要抓手;《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也表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费需求,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也提出类似夜间经济集聚区的概念,具体是要打造“夜京城”地标、升级“夜京城”商圈和培育“夜京城”生活圈。而前述广州的天河路、北京路、珠江新城等,既是广州重点商圈,也是夜经济相对活跃的地方。
商务部一份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也显示,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一半。
而从现实来看,上述正发力夜间经济的城市,消费动能也确有激发空间。上半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上海为8.2%、广州为8.2%、深圳为7.7%,四大一线城市均未超过10%。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与京沪对比,广州未出台专门的夜间经济政策举措,但其事实上是其中夜间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之一。
作为千年商都、华南门户的广州,依托活跃的经济和适宜气候,夜间经济一直以来都颇为活跃。比如,根据一些外卖平台的统计数据,广州的宵夜商店占餐厅总数的比重远高于重庆、上海等城市。今年上半年,广州夜间外卖订单量增速同比上升超过6成。
除常规消费外,广州还在珠江夜游、灯光节等旅游消费模式上探索出一定经验和成效。而且,这不仅带动了餐饮、住宿和交通等消费,还产生了不小的产业拉动力。以灯光节为例,根据《2018广东灯光调研报告》,广州一共集聚了近3000家舞台灯光音响企业,占全国半壁江山,每年营业额逾500亿元。这份报告称,全球70%的舞台灯光设备为中国制造,中国约95%的舞台灯光设备出自广东,而舞台灯光行业几家规模最大的企业均位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