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下调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目标
从2018年年中至今,我国汽车销量走低趋势整整持续了一年有余,在车市遭遇寒流的这一年里,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保持坚挺的增长态势,可谓逆势而上。然而,在汽车市场整体低迷的大背景持续笼罩中,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也发出了“告警信号”。
产销增速首现负增长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在京举行7月汽车信息发布会。中国电力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势头。
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8.4万辆,环比降低37.2%,同比降低6.9%;7月新能源汽车销售8万辆,环比降低47.5%,同比降低4.7%。7月,无论是纯电动乘用车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量增速均为负增长。唯一的正增长量来自纯电动商用车,7月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同比增长25.2%和37.1%。
相比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数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优异历史成绩,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交的“成绩单”似乎有点差强人意。尤其是在国家出台了诸多利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政策背景下。
对于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冒出的转折趋势,中汽协秘书长助理陈士华分析,补贴退坡过渡期的结束,是7月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下滑的直接原因。根据政策规定,补贴过渡期的结束时间在6月底,直接导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把7月以及下半年相当一部分需求提前透支。
“部分地区国五、国六排放标准的切换,也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波动产生影响。国五排放标准燃油车降价销售,抢占了一部分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补充说。
事实上,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速度便出现了一定放缓趋势。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4万辆和6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5%和49.6%。而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同比增长则分别为94.9%和111.5%。对比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速度降低将近一半。虽然其中存在逐年基数变大的原因,但是这仍难以掩盖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样受到车市寒流影响的事实。
一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靠政策驱动,尤其是补贴政策在其中占据很大影响分量。随着今年补贴的大幅退坡,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双积分”、严禁地方限行限购等接续政策,但是仍难完全弥补补贴退坡造成的影响,因此在补贴政策正式完成新旧更替之际,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到一定影响似乎属于情理之中。
面对市场释放的“红灯信号”,发布会上,中汽协也宣布将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目标从原来的160万辆下调至150万辆。
不过,部分行业内人士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波动是暂时的,增长仍将是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旋律。
车企面临愈加严峻考验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首亮红灯”,对于车企来说,无疑释放出一个严酷的信号。这意味着车企在面临补贴大幅退坡的同时,可能还不得不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放缓的事实,这对于车企来说,无疑是一大严峻的考验。
补贴的大幅退坡已经让新能源车企的成本陡然增加,新能源车企不得不通过提价或者改进技术等方法填补补贴退坡带来的窟窿。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走低趋势,加之国外企业进入在即,将进一步加剧新能源车企之间的市场竞争激烈度,有些车企的年交付目标很有可能难以完成,这也会一定程度加剧新能源车企现金流的紧张。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考验也许会更加严峻。由于造车新势力没有燃油车业务作为支撑和互补。在新能源汽车购车成本还没有完全降下来的日子里,消费者可能会更倾向于燃油车。尤其是车市整体低迷持续状况下,很多燃油车可能会进一步降价促销。这对于没有燃油车业务作为互补支撑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是一大不利因素。